七一社區        注冊

赴台紅色特工烈士追認之旅

2014年05月26日08:29   來源:京華時報

原標題:赴台紅色特工烈士追認之旅

留存的唯一一張父親的照片,慰藉了侯希賢許多年。京華時報記者朱嘉磊攝

父親在留給侯希賢的唯一一封信中教導他先愛國后愛家。

846個名字鐫刻在石壁上。“侯文理”三個字被淹沒在名字的海洋中。

1949年,包括時任國民黨國防部參謀次長吳石在內的1500多名中國大陸紅色特工遠赴台灣,之后這個群體犧牲過千,侯文理便是其中之一。在過去很長一段歲月裡,這些人中的大部分連名字都沒留下來。

直至2013年末北京西山無名英雄紀念廣場建成,846個當年犧牲於台灣的烈士英名被刻在紀念牆上。這是官方第一次以紀念廣場的形式公開紀念1950年代在台灣犧牲的中共地下工作者。

時隔60多年,家屬得知侯文理的死訊后,將一份申請烈士的材料遞交相關部門,但至今侯文理的烈士身份仍未獲得官方審批。

紀念廣場上一段碑文為侯文理們的人生做了注腳:別親離子而赴水火,易面事敵而求大同。風蕭水寒,旌霜履血,或成或敗,或囚或歿,人不知之,乃至隕后無名。

尋名

直到2013年末,北京西山無名英雄紀念廣場的紀念牆上,當侯媛媛的弟弟最終找到了爺爺侯文理的名字時,侯媛媛才完全相信了“部隊刻上了他的名字,承認了他為國犧牲”。

2013年12月,在媒體報道的“北京西山無名英雄紀念廣場的英雄名單”中,侯媛媛發現了爺爺侯文理的名字。“去把爺爺的名字找到。”侯媛媛囑咐在北京工作的弟弟。

彼時,北京西山森林公園,解放軍總政治部聯絡部為上世紀50年代在台灣隱蔽戰線工作犧牲的無名英雄,建設了一座紀念廣場,並刻上了846個英雄的名字。

“爺爺侯文理50年代在台灣被國民黨殺害,半個多世紀沒人知道,如今終於能告知天下了。”侯媛媛立即打電話給江蘇邳州的父親侯希賢和西安的叔叔侯希勇。

那天,侯文理居住在邳州和西安的兒孫們滿懷希望:侯文理的烈士身份馬上就有著落了。

為了給侯文理申請烈士,一家人已跑了兩年。侯文理的確切死訊,他們三年前才得知。

2011年1月23日,《環球時報》刊登《追尋在台中共特工遺骨始末為兩岸和平種善因》一文,公布了中共地下黨和特工人員的無主骨罐名冊,編號124號的正是侯文理,骨灰罐號為296。那時,侯媛媛就認

定名單中的人為爺爺侯文理。

5月4日,《環球時報》再次公布了《台灣戒嚴時期疑似政治受難者名冊》,侯文理又名列其中:“姓名:侯文理,照片編號:296,籍貫:江蘇蕭縣(現安徽蕭縣),槍決時間:1958年7月8日,骨灰罐所在位置:2樓1排3層6號”。

侯媛媛立即聯系了參與報道的記者薛小樂,得到了“台灣地區戒嚴時期政治事件處理協會”秘書長李坤龍的郵箱。

李坤龍回憶,侯媛媛聯系上他時,他並沒有懷疑,侯文理的案情是其見過較特殊、復雜的,他印象非常深刻。

書信往返,侯媛媛的每次來信都讓李坤龍覺得字裡行間真摯感人,“她算是賺取我最多眼淚的家屬,很少有受難者的第三代,對祖輩犧牲者有這麼深的感情”。

李坤龍決定提供幫助,最終確認侯文理的遺骸安放在六張犁納骨塔內。李坤龍將所尋的材料一並交給侯媛媛。這些材料包括兩份國民黨的判決書、侯文理執行死刑前的照片及侯文理的骨灰盒照片。

收到李坤龍的材料后,侯媛媛並未立即打開,“雖然我從沒見過爺爺,可是那一刻就是不敢面對”。在一名同事的陪同下,侯媛媛打開了文件夾,看到了侯文理被執行死刑前的照片后,50歲的她趴在辦公桌上嚎啕大哭。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程宏毅、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