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哲
為兩岸和談奔波
據周總理辦公室主任童小鵬的回憶,周當時在頤和園會見曹聚仁時,闡明“國共第三次合作”的思想。曹聚仁曾試探性地詢問了周恩來,關於“和平解放台灣”的談話,究竟有多少實際價值。周恩來答稱:“和平解放的實際價值和票面價值完全相符。國共兩黨合作過兩次,第一次合作有國民革命軍北伐成功,第二次合作有抗戰勝利。為什麼不可以第三次合作?”一個月后,曹聚仁在他任職的《南洋商報》,向海外首次傳遞了國共可以第三次合作的訊號。
曾任中央調查部辦公室副主任、中央統戰部辦公室副主任、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駐瑞士大使館首席參贊、國家安全部咨詢委員會委員的徐淡廬先生也回憶說:“曹聚仁從1956年到1959年多次訪問大陸,都是我親自陪同曹聚仁先生,密商國共和談相關事宜。”他也認為國家有關部門應該重視對曹聚仁的研究和相關紀念活動,不能埋沒他為祖國統一大業所作出的重要貢獻。
徐淡廬說:“過去由於政治的原因,我嚴守秘密,對曹聚仁為兩岸和談奔走一事,我一個字也不敢向外界透漏。現在的形勢很好,各界對曹聚仁曾為兩岸和談奔走的歷史都很關心。由於工作上的關系,我與曹聚仁有過一段特殊的交往。現在我的身體,又如此不好,如果不將這段歷史,向現在國家有關部門和后人說清楚,我對不住曹聚仁先生,也對不起國家。我希望國家有關部門,要重視對曹聚仁的研究和宣傳,這符合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毛澤東、周恩來、陳毅生前對曹聚仁極其重視的歷史事實。等我身體稍有好轉后,我再向組織調閱當時曹聚仁與毛主席、周恩來、陳毅的談話記錄,以及我寫給中央統戰部和中央調查部的報告和日記,將曹聚仁為兩岸和平統一奔走的歷史記錄下來,作為我對歷史的交代,也作為我一生中要完成的最后一件重要的事情。”
徐淡廬還鄭重題詞:“我是曹聚仁先生為兩岸和平統一事業奔走時的歷史見証人,我有日記和照片可以參考。”
徐淡廬還說:“曹聚仁在江西贛南時代,與蔣經國很熟,曹聚仁與蔣經國那一批人也很熟。曹聚仁曾對我說,有一位與蔣經國十分親信的黃寄慈(曾任蔣經國的機要秘書,與曹聚仁都是省立浙江第一師范弘一法師的學生),曾來澳門看過他。我們將情況向毛主席、周總理作了匯報。毛主席定了假戲真做的原則,毛主席就是讓曹聚仁作宣傳。炮轟金門以后,他聽了我們的意見后,曾寫了一封信。我去廣州以后,聽他的匯報。陳老總(陳毅)對我說,他對黃寄慈講,希望蔣經國派個代表團來,派人來談判,國共和談,讓徐淡廬去當代表團的理事長,周總理看了笑了笑說,他不是徐淡廬,是汪淡廬,王淡廬,不會是徐淡廬。當國民黨的理事長,說他是胡說,他是有些亂想。毛主席與曹聚仁談了38天,有意識地讓他透露過去,我講第三次國共合作,盡管可以放心,派人來談。曹聚仁當時確實提出過一個意見,在金門舉行國共談判。我們是准備讓蔣經國到金門來。曹聚仁說,北京派人去最好,如果不去,他去金門會見蔣經國。據我當時所知,曹聚仁並未去台灣。蔣介石、蔣經國派人去澳門,與曹聚仁見面,我是相信有的。那時候去很方便,沒有危險。”
![]() | ![]() |
相關專題 |
· 期刊選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