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月飛
日軍投降簽字儀式舊址:八年艱辛定格在這一刻
【史實1945】
1945年江蘇敵后軍民繼續對日偽軍進行攻勢作戰,擴大抗日根據地,並為全面反攻准備條件。8月中旬起,江蘇解放區軍民向敵偽發起全面進攻。9月2日,日本正式簽署無條件投降書。
本報記者陳月飛發自南京市南京軍區大院的報道——
9月1日,離抗戰勝利紀念日還有兩天,記者經過申請得以探訪中國戰區侵華日軍投降簽字儀式舊址。八年艱辛抗戰,所有人都在期盼日軍遞降表的這一刻。
舊址坐落在南京軍區機關大院,這裡還是南京軍區軍史館,因保密需要,平日並不對外開放。建筑坐落在大院核心區,門前大廣場地面與建筑同色,襯得歐式風格的大樓庄嚴而不失風雅。南京市方志辦研究人員胡卓然說,這是1929年建成的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舊址,即黃埔軍校遷址南京后的校址。南京軍區政治部文網中心副主任徐健說,整座建筑都是原物,唯有屋頂上的小鐘樓毀於1976年溧陽地震,后按歷史照片重建,現在每逢節日還會敲鐘。
進門,就是那個著名的大廳。序廳中有栩栩如生的簽字儀式復原場景。徐健告訴記者,2005年起,他們著手用1:1人像來定格中國派遣軍總參謀長小林淺三郎向何應欽遞交降書的歷史場景。人像用硅膠制成,逼真到皮膚下青筋可見,所有服飾也盡力還原。“衣服請教了八一電影制片廠服裝師、總后軍需服裝研究所和軍博專家,才最終成型。”場景中,中方人員神情嚴肅,日方將領則面露絕望和頹喪。曾親歷儀式的南京市政協委員王楚英老人看過后,表示和當時場景非常像。
復原場景兩邊靠牆,一面是中國戰區抗戰形勢圖,一面則是著名油畫家陳堅的著名巨幅油畫《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時·南京》。巧而又巧,記者居然在現場偶遇陳堅,聽他親自講解創作過程。
油畫背景8根庄嚴的歐式立柱,記者覺得很眼熟。“就是禮堂門口的柱子,我把他‘搬’到裡面來了。”據史料,現場遠沒有這麼“堂皇”,安排受降禮堂的國民黨陸軍總司令部總務處副處長夏祿敏回憶,禮堂被日軍破壞嚴重,會場是臨時用白布擋子圍起來的。清理大禮堂時,還發現了18具被日軍殺害的已經發臭的國人尸體。當時也隻有小林起身到何應欽面前鞠躬投降,而畫作和場景復原中,雙手沾滿國共將士鮮血的岡村寧次也在小林身后鞠躬。
舊址這幅油畫是復制品,陳堅說,原作畫框下沿,他用中英日三種文字標明了畫上受降雙方的身份。畫面中間是觀禮者和聯合國成員國國旗。歷史上觀禮者並不多,儀式也僅20分鐘,而油畫上則有190多人,包括中國各階層人員,體現了人民群眾是抗日戰爭主體。同時,聯合國成員國國旗和圍觀的盟軍軍人中,有實際不在現場的蘇軍,顯示了反法西斯是世界的勝利。
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對正義的紀念沒有國界
【史實1946】
1946年3月29日,國民政府在原航空烈士墓前舉行了抗戰勝利后的第一次公祭儀式。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記錄了自“一·二八”淞滬抗戰至1945年9月間犧牲的3500名烈士英名及生平業績,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航空烈士紀念建筑群。
本報記者陳月飛發自南京鐘山北麓的報道——
9月1日,拜謁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這是記者4年裡的第4次。
2010年第一次尋訪,隻知道紀念館在紫金山北麓、岔路口,四處詢問不得要領,找到了,帶著一束花。墓園整潔靜謐而荒涼,記者可能是當天的唯一訪者。
這次來,記者與南京市地方志辦公室研究人員胡卓然一起,門口已有公交線通過。胡卓然說,紀念館幾毀幾建。1932年墓園建成,最初埋葬“一·二八”事變犧牲的飛行員,1937年南京淪陷后被日軍悍然毀墓。
站在航空烈士紀念碑前看岔路口,那是南京失守國軍突圍時,159師副師長羅策群少將中彈犧牲地,當時將軍遺體都未能搶回。
今日紀念館是1985年嚴格按南京檔案館館藏當年圖紙重建,隻有門口牌坊為1932年舊物。有趣的是,去年新發現照片表明,1932年實際建成建筑其實並未按圖紙來。1947年抗戰勝利后,國府重建墓園,當時烈士埋骨地僅是黃土墳塋,墓前立碑。而今則是花崗岩整體包砌,上刻烈士生平,共安葬國民黨軍烈士870名,美國烈士2197名,蘇聯烈士237名,韓國烈士2名,還有一些在核實中。
去年清明,墓園又有擴建,東側新建了事跡展覽館和雕像群,布展用心而精當。當日數百人參與紀念,其中一人是抗美援朝擊落過美軍“雙料王牌”費希爾的原南京軍區空軍副司令韓德彩中將,他曾為墓地重建付出了極大心血。墓園裡埋葬著多位如雷貫耳的空軍英雄,如“四大天王”之一、血洒南京天空的樂以琴。
3000多位烈士姓名刻在高三米的黑色花崗岩石碑上,中、俄、英三種文字,不少是外國烈士。胡卓然告訴記者,1947年重建時,從武漢移葬庫裡申科等4名蘇聯飛行員到此。幾經完善,目前犧牲蘇軍飛行員姓名已填補至兩面牆。
1937年11月24日日本媒體報道“蘇聯飛機終於登場,南京全力進行防空”,一名蘇軍飛行員犧牲。“此前蘇聯未對德日宣戰,這位飛行員是蘇聯反法西斯犧牲第一人。”胡卓然說。1937年12月2日,又有5名蘇軍飛行員在保衛南京的空戰中犧牲,其中布爾丹諾夫上尉被安葬在墓園第一排。
![]() |
相關專題 |
· 地方要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