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中南海裡的“憲法課”

——記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一次憲法講座的講課者周葉中

余瑋

2014年12月04日14:52   來源:人民政協報

原標題:中南海裡的“憲法課”

趕寫講稿的前前后后

此前的12月4日,胡錦濤總書記剛剛在首都各界紀念1982年憲法公布施行20周年大會上作了重要講話。周葉中說:“現行憲法公布實施20周年紀念大會開完后,中央領導覺得很有必要舉辦這次講座,而且不要把這個工作拖到第二個年頭,要趕在元旦之前把這個工作做完。我沒想到講座的任務就落在了自己的頭上。”

那是首都各界紀念現行憲法公布施行20周年大會召開8天后,2002年12月12日上午9點,正在武漢大學講課的周葉中突然接到司法部的電話,要其立即北上京城接受一個課題。

“到了才知道,課題是給政治局領導做憲法講座,當時還有其他幾家著名院校也在爭取這個課題。”

第二天,周葉中飛回武漢,趕寫講稿。

5天后,他把初稿交到了司法部。司法部領導決定由他在吸取其他學者講稿中好的部分的基礎上,將講稿修訂完成。聽眾的特殊性決定了這是一次非同尋常的講座,周葉中深感壓力和責任,每一句話、每一個提法都必須經過深思熟慮。

“講稿反反復復修改了10多遍,還熬了幾個通宵,司法部領導也經常加班到深夜。幾輪試講的時候,至少有十幾位部級領導和專家來聽。中央辦公廳、中央政研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國務院法制辦等單位領導提出了許多很好的意見,我們則思考和反復修改。這些領導和專家的意見對我們有很大幫助。而且也能看出,這些課題都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周葉中告訴筆者,十六屆黨和國家領導人上任后第一次集體學習就安排學憲法,充分體現了中央領導集體的法治觀念和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堅定決心。

后來,周葉中才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主題的確定,主要有兩個途徑:一個是高層領導親自點題,另一個是由中共中央辦公廳等相關課題組人員根據當前熱點問題進行篩選並報批。人員篩選和邀請一般都是中共中央辦公廳的相關部門負責。在程序上主要由推薦主講者、選拔主講者、撰寫初稿、幾輪甚至幾十輪討論修改、定稿、正式講課座談等環節組成。“從題目的選擇到落實都有多個部門的配合、協商。先協商出一個大概的題目,然后報中央有關方面批准,之后再確定主講人。”接下來,對主講人還有一系列的評估程序后,才進入准備階段。

當年,周葉中提出了一系列新觀點,許多研究成果體現在其主編的多部全國性憲法學教材中,並為憲法學界和法學教育界所廣泛接受,倡導中國憲法新思維和憲法的實踐理性,積極運用憲法思維,為解決中國重大現實問題提供智力支持。為此,他進入了有關方面的視野,被作為中央集體學習的主講候選人之一。

一般來說,每次集體學習時間一般在120分鐘左右。每次學習邀請兩名學者。這些學者主要來自五類機構:高等學校、黨校、科學院、黨政機關研究室、軍隊院校及研究機構。此外,還有一小部分學者來自行業性的學會。不少講課者都是大學教授。畢竟,我國高校研究實力雄厚,是智庫建設的重要力量。長期以來,高校積極服務政府決策和社會發展,為政府決策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周葉中很高興,作為學者能出思想、提對策,有機會發揮個人的學有所長為國家戰略服務。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姜萍萍、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