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瑋
把憲法講得可親可近
周葉中這些年來四處宣講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將憲法從空中拉回到地面,讓憲法從神壇走向世俗。“人民群眾是保証憲法實施的偉大力量,隻有在老百姓熟悉憲法、掌握了憲法的基本原則和精神后,隻有在老百姓能運用憲法來主動維護自己的憲法權利,並監督一切組織和機關遵守和執行憲法時,憲法實施才有深厚廣泛的社會基礎。因此,應該採取切實措施,增強全民的憲法觀念和意識,這是憲法實施保障的思想基礎。”他要通過這樣“還憲於民”的這種重新認識,讓干部群眾既從宏觀上把握憲法的實質,又能與自己的實際緊密相連,讓憲法走入社會公眾的生活。
周葉中從生活中的實例出發,用深入淺出的語言澄清人們對憲法的認識。比如,“報考研究生需要單位蓋章同意”是否侵犯公民的受教育權?父母無錢供小孩上學,鄉鎮人民政府是否有權狀告該父母?高考取消年齡和結婚限制的規定,是否是對憲法規定的公民受教育權和平等權的充分保護?不少單位和部門“分房以男方為主”的政策是否有違憲法規定的平等權?因選舉機關錯誤造成公民無法行使選舉權,公民是否有權索賠?
他既講憲法的一般常識,有時重點談憲法的修改,解釋為什麼要這樣修改,這樣修改是什麼意思、如何體會,更多的是做一些宣傳性的工作。這麼多年來,他到全國各地講憲法,講了1200多場,足跡遍及大江南北。一次,周葉中到湖北省赤壁市講課,幾千人的會場鴉雀無聲,有些干部生怕聽漏了,連衛生間都不敢去。
“隻有憲法成為每個人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時,我們才有望真正達到建設法治國家的最終目標。”他說。為什麼如今那麼多人對他所作的憲法報告那麼有吸引力呢?周葉中解釋說:“留校當教師時,我還真練過演講技巧。在學校上課時,我就一直琢磨如何將課講得通俗,思考怎樣才能將自己的知識生動地傳授給別人。再說,我研究憲法,並不單純地研究憲法本身,而是將研究憲法與國家、社會的發展,以及黨在執政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聯系起來。比如,我對黨的建設問題、台灣問題、農村稅費改革等問題,都曾進行過研究。理論要想產生巨大的力量,就必須與現實生活中問題的實質緊密結合。憲法不是抽象的條文,它植根於生活實際,所以我總是力求講得生動活潑,讓人聽來有滋有味。”周葉中深入淺出的講解,拉近了憲法與公民的距離,使憲法變得可親可近,而不再是生硬難懂的法條。
聽完課,有的領導非常感慨地跟周葉中講:“以前總覺得憲法高高在上,跟自己沒有多大關系。現在才發現,原來自己的權力都是憲法授予的。”作為研究憲法的學者,周葉中深知現行憲法是一部符合中國國情的法律,在新的歷史時期如何樹立憲法的權威、運用憲法解決好當前黨和國家面臨的一系列重大現實問題,迫切需要他和同行們貢獻智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