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蕭克將軍談紅四軍“七大”【4】

瞿定國

2015年05月05日15:56   

“七大”爭論的性質是領導方法之爭,並非路線斗爭

關於紅四軍“七大”爭論的性質,看法一直是有分歧的。毛澤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前后也是有變化的。“七大”召開前,毛澤東在給林彪的信中,認為是“少數同志們歷來錯誤路線的結穴(原文如此,“穴”疑為“果”字),兩個指導路線的最后斗爭”。而“七大”決議則認為是:“黨過去所有的錯誤和正確的來源,並不是簡單的兩種路線思想的斗爭的結果。”

延安整風在總結黨的歷史經驗時,毛澤東對紅四軍“七大”爭論的性質,又多次表示不是路線斗爭。1944年毛澤東電告華中局時指出,紅四軍“七大”的問題,並非屬於總路線性質,並且早已解決,不應再提。

到了“文革”期間,林彪、江青兩個陰謀集團更是別有用心地歪曲歷史,誣蔑紅四軍“七大”,指責朱德、陳毅等人,是反對毛主席、反對毛澤東思想、反對毛主席革命路線的。

粉碎“四人幫”以后,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經過理論上、思想上的撥亂反正,已沒有人再堅持“七大”爭論是“路線斗爭”的看法了。但對待“七大”爭論的性質,仍然有帶原則性的爭論還是領導方式方法之爭的不同看法。

蕭克告訴我們,羅榮桓也說過,有很多爭論的問題,屬於工作方法問題,如有的感到黨管得太寬了,黨管一切,黨管理一切,黨指導一切,這幾個提法就討論了一天。蕭克說,當時“黨是最高領導”大家在觀念上是明確的,但“黨什麼都管不行”。“一切”講得太死了。據有關當事人回憶,“黨管一切”不是毛澤東的原話,但他說過黨什麼都應管。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為慎重起見,蕭克還找譚震林等老同志交談。他們共同的看法是:紅四軍“七大”不是路線斗爭,“七大”的爭論和古田會議決議提到的紅四軍存在的8個問題不是一回事。

然而蕭克並不要求專題組統一於他的觀點。他表示:一些學術問題、歷史問題有不同看法,是正常的,不能強加於人,你們怎麼看就怎麼寫,不要受我的看法的影響。我是當事人,上送報告也不要由我來簽署。后來在上送報告中,對“七大”爭論性質的看法,寫的仍然是專題組的意見,簽署人是時任軍事學院副政委的李曼村。蕭克表現出的這種高風亮節,使我們深受感動。

現在看來,蕭克的看法是正確的,因為他講的是領導方式方法之爭,而不是具體的工作方式方法。本質地說,大家都是要革命的,但如何組織領導革命則有不同看法和做法,這是應當允許的。在蕭克看來,即使涉及若干組織原則的爭論,也是屬於領導方式方法范疇之內的問題。事實上,中央在“九月來信”中,談到“朱毛之爭”時,也是將其定性為“工作方法上的錯誤”。朱德於1944年《在編寫紅軍一軍團史座談會上的講話》中說過:“關於如何建軍,在閩西,當時紅四軍內部曾發生過爭論,表現在紅四軍第七次和第八次黨代表大會上。爭論點為:軍隊已發展到一個新規模,需要有一套新辦法,就像紅四軍第九次黨代表大會上所通過的那樣一套新辦法,才能進一步建設無產階級的新的軍隊。”從朱德整個講話的內容看,他講的“新辦法”,主要指的是建軍和政治工作方面的一些基本原則。

晚年的蕭克將軍

陳毅是“有功之臣”,並非“奪權之士”

歷史已經表明,從紅四軍“七大”決議到古田會議決議的誕生,在這場總結紅軍初創時期建軍經驗的大討論中,陳毅發揮了特殊的作用,作出了重要貢獻。

(一)勇敢地挑起主持召開“七大”的重擔。

在紅四軍“七大”前后“朱毛”發生分歧、黨內出現爭論的情況下,作為紅四軍“三把手”、代理前委書記的陳毅,其處境也是較為為難的。他憂心忡忡,擔心紅四軍分裂。他在“七大”會上直言不諱地說:你們朱毛就像戰國時期的晉國和楚國,兩個大國吵,我這個鄭國在中間簡直不知道如何是好。兩大之間為小,我是進退兩難啊。我跟你們哪個走?站在你們哪一邊?我就是怕紅軍分裂,其實你們也是怕紅軍分裂的,不對嗎?希望你們兩方面要團結起來才好。但是在困難面前,陳毅沒有退縮,而是義無反顧地站出來,主持召開了“七大”,並通過了由他起草的決議。陳毅對毛澤東、朱德採取“各打五十大板”的辦法進行了批評,連對毛澤東、朱德在思想作風方面的“毛病”,也是對等地各列了7條,可見其用心良苦。陳毅此種做法,正是為了達到消除朱、毛之間的“懷疑”和“猜忌”,增強紅四軍團結的目的。事實也証明是這樣。

至於這次選舉前委書記,為什麼原由中共中央指定的前委書記毛澤東沒有當選,而陳毅卻當選了呢?蕭克將軍說過,當時紅四軍最有威信的領導干部,主要是毛澤東、朱德、陳毅等人,毛、朱兩人爭論不休,又受了處分,與會代表很自然地就把票投給了陳毅。蕭克說,從陳毅自身的條件來講,給人們印象深的有3點:一是有文化修養,又留過洋﹔二是能聯系群眾,敢說敢干﹔三是革命堅定,打仗勇敢。因此,陳毅當選為前委書記就是順理成章的事,連朱德、蕭克也都投了他一票,根本不存在什麼“奪權”的問題。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玉、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