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蕭克將軍談紅四軍“七大”【5】

瞿定國

2015年05月05日15:56   

(二)赴上海向中央全面如實匯報。

“七大”結束后,根據中央的指示,前委決定陳毅前往上海向中央匯報紅四軍情況。陳毅於8月下旬抵達上海。

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上海召開會議,聽取陳毅關於紅四軍情況及朱毛之爭的詳細匯報。出席會議晚年的有總書記向忠發及政治局成員李立三、周恩來、項英、關向應等。會議決定,由周恩來、李立三、陳毅三人組成委員會,起草一個決議,提交政治局討論。三人委員會由周恩來召集。

從8月底起,周恩來、李立三一次次來到陳毅的住所,進行長時間的交談,著重討論了黨對軍隊的領導問題。在討論紅四軍的領導人選時,陳毅表示自己當不了前委書記,希望中央派人去。如果中央能派兩人替代,則朱、毛可同時離開,如果不能派出兩人,可“先派一人擔任前委書記,毛可先走,朱可暫留工作”。當李立三提出仍由毛澤東擔任前委書記時,陳毅擔心不少人會有意見。周恩來認為,毛澤東身負重擔,面臨大敵,是不會不注意改進自己工作作風的。現在選擇紅四軍領導人,毛澤東是最好人選。經過匯報和討論,陳毅也了解到全黨的一些情況,開闊了視野,學習到不少新東西。他深深感到毛澤東在政治路線上是堅定正確的,於是表示堅決擁護毛澤東仍然擔任紅四軍前委書記。

按照中央的要求,陳毅還用兩天的時間於9月1日寫完了5個書面材料:《關於朱、毛紅軍的歷史及其狀況的報告》《關於朱、毛紅軍的黨務概況報告》《關於朱、毛爭論問題的報告》《關於贛南、閩西、粵東江農運及黨的發展情況的報告》和《前委對中央提出的意見——對全國軍事運動的意見及四軍本身問題》。在《關於朱、毛紅軍的歷史及其狀況的報告》中,陳毅用15000字的長篇幅詳細地敘述了紅四軍的歷史和近況,客觀地分析了它的優點和缺點,把一個不斷取得對敵斗爭勝利的鮮活的紅四軍群體展現了出來,受到了周恩來等中央領導同志的贊賞。1930年1月15日出版的中央軍委創辦的軍內刊物《軍事通訊》創刊號,全文刊登了這個報告。

9月28日,中共中央發出給紅四軍前委的指示信(即“九月來信”)。“九月來信”是由陳毅起草、周恩來審定的。筆者見到的檔案原件,周恩來一個字也沒有改過。這表明這時的中央領導同志和作為紅四軍代表的陳毅之間,對紅四軍今后的軍事斗爭和黨的建設,對維護毛澤東、朱德在紅四軍領導地位的認識,已達到了高度的統一。陳毅說,到上海黨中央兩個月,等於上了兩個月的訓練班。

“九月來信”詳細地分析了軍閥混戰的政治形勢,總結了紅四軍及各地紅軍的斗爭經驗,對紅四軍“七大”前后黨內的爭論問題作出了明確的結論,並對紅四軍今后的工作任務作了詳盡的指示。

中央“九月來信”在收入1980年出版的《周恩來選集》時,可能出於“為尊者諱”的原因,未將第八個問題“朱毛問題”刊出,但在1993年出版的《毛澤東年譜》中基本作了披露。閱讀“九月來信”,我們可以明確地體察到,中央不僅對紅四軍“七大”和朱德、毛澤東的缺點錯誤有所批評,更重要的是指明了解決辦法和努力方向,特別強調了黨的團結的重要,要求朱德、毛澤東“誠懇接受中央指示”,紅四軍前委和全體干部戰士維護朱德、毛澤東的領導,提高指導機關的威信,並明確規定毛澤東“應仍為前委書記”。歷史充分証明,在紅四軍初創時期,毛澤東、朱德和陳毅等主要領導同志,都為革命戰爭和紅軍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也都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和錯誤,但毛澤東在政治上更成熟一些,原則問題把握更好一些,戰略指導上“高人一籌”,非其他領導人可比。“九月來信”鮮明地維護了毛澤東在紅四軍中的核心領導地位,有力地推動了紅四軍的建設,促進了革命戰爭的勝利。

(三)胸懷坦蕩請毛澤東回紅四軍復職。

10月22日,陳毅攜帶“九月來信”,由上海回到正在東江鬆原的紅四軍前委機關,立即向前委傳達了中央的指示精神。接著,陳毅派專人把“九月來信”送給在上杭蘇家坡的毛澤東,並附信轉達中央指示,請他回紅四軍前委主持工作。

11月中旬以后,前委又兩次催促毛澤東速回紅四軍主持工作,並派部隊去接他。陳毅給毛澤東寫信說,問題都解決了,我都承認錯誤,希望你回來。11月26日,毛澤東偕中共福建省委巡視員、組織部長謝漢秋從上杭蛟洋抵達長汀,同朱德、陳毅會合,表示遵照中央指示回前委工作。在會面中,毛澤東、朱德、陳毅三人都作了自我批評。毛澤東盡管得到了中央的支持,也檢討了自己的不當之處,特別是有時態度不好,發脾氣,教訓人。從此大家盡釋前嫌,握手言好。正如后來陳毅在1958年軍委擴大會議上所說,從此“大家團結一致,雄赳赳氣昂昂走上戰場,以后就立即開展了蘇區的大局面”。

11月28日,毛澤東主持召開中共紅四軍前委擴大會議,謝漢秋和東江特委代表也先后到會。會議深入地分析了紅四軍的一般情況,認為紅四軍此時不加以整頓和訓練,必定難以執行黨的政策,遂決定紅四軍進行整訓。同日,毛澤東致信中共中央匯報稱:“四軍黨內的團結,在中央正確指導之下,完全不成問題。陳毅同志已到,中央的意思已完全達到。”

(四)積極協助毛澤東開好古田會議。

12月3日,紅四軍主力避敵鋒芒撤離長汀開往連城新泉,與第四縱隊會合后,進行了10天左右的政治和軍事整訓。12月中旬,紅四軍開赴上杭縣古田村。

在古田,陳毅積極協助毛澤東進行調查研究,為“九大”的召開作准備。在前委召開的各級黨代表聯席會上,毛澤東列舉大量調查研究的事實,說明紅四軍黨內存在著單純軍事觀點、極端民主化等錯誤思想傾向,鼓勵大家充分發表意見,揭發和批評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毛澤東指導各提案小組經過10多天討論,研究各種錯誤思想傾向的根源、危害以及糾正的辦法,寫出各個提案草案。同時,在陳毅協助下,根據中央“九月來信”的精神,特別是對紅四軍實際情況的深入調查研究,毛澤東起草了紅四軍第九次黨代會8個決議案,為大會完成了准備工作。

12月28日、29日,中共紅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在上杭古田召開。會場上懸挂的4條標語是,“中國共產黨萬歲”“反對盲動主義”“反對冒險主義”“反對機會主義”。由此即可看出會議研究和批判的重點。會議由陳毅主持,他在開場白中說:我們紅四軍在今天召開第九次黨的代表大會,最重要的是為著克服目前本軍黨內所發生的一切不良傾向,再者希求各位代表應積極地來發揚我們黨內的民主精神,用自己的布爾什維克的自我批評精神來檢討本軍黨內發生的一切不良傾向。

在會上,毛澤東作政治報告,並多次講了話﹔朱德作軍事報告﹔陳毅傳達中央“九月來信”,並作了反對槍斃逃兵的講話。會議討論了中央的指示,總結了紅四軍前委工作的經驗教訓,一致通過毛澤東起草的8個決議案,總稱為《中國共產黨紅軍第九次代表大會決議案》,又稱《古田會議決議》。大會選舉毛澤東、朱德、陳毅、羅榮桓、林彪、伍中豪、譚震林等11人為中共紅四軍前委委員。毛澤東重新當選前委書記。這次著名的會議,由於條件成熟,准備充分,隻開了兩天就勝利結束了。

古田會議召開后,前委立即將決議印發部隊,組織學習並從思想上、組織上進行了整頓。蕭克說,那時我們都把決議當作黨課教材,視為紅軍法規,也作為檢查和衡量工作的標准。不久,紅四軍向武夷山中部及贛南進軍,紀律更好了,內部更團結了,戰斗力提高了,取得的勝利也更大了。

不難看出,陳毅在紅四軍總結建軍經驗的這場大討論中,是有功之臣,貢獻是突出的。1954年4月2日,譚震林評價陳毅一生中的重要貢獻之一就是:紅四軍“七大”到“九大”是“中國革命很重要的關鍵”,陳毅盡管犯有錯誤,“如果沒有他到上海把中央的精神帶了回去,中國今天究竟怎麼樣就很難說”。在1958年軍委擴大會議上,陳毅談到這段歷史時也說:“這一點我是有貢獻的。”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玉、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