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廉潔奉公、謙恭虛己的任弼時【2】

春紫

2015年11月02日08:3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贏得“黨內的老媽媽”的美譽

1940 年,任弼時回延安任中共中央秘書長。從人事安排到誰吃大灶、中灶、小灶,事無巨細他都親自抓,十分辛苦。由於能夠堅定地維護黨的團結,反對輕易搞“路線斗爭”,處理問題周到,關心愛護干部,情系民眾疾苦,待同志平易近人、和藹可親,設身處地地為他們考慮各方面的問題,所以很多同志遇到問題都願意來找他解決,大家發自肺腑親切地稱他為“黨內的老媽媽”。

任弼時在延安棗園期間,擔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分管中央機關、組織、外事、農委、婦委、青委等項工作,日理萬機,十分繁忙,每天幾乎要工作15 個小時以上。然而不管怎麼忙,他都時刻關心著棗園周圍農民群眾的疾苦,經常抽出時間深入農民家庭,問寒問暖,幫助解決困難。一次,一位老農告訴他:“地裡的雜草長得比庄稼還快,大家都忙不過來。”翌日清晨,他頭戴草帽,身穿便裝,扛著鋤頭,帶領一批機關干部、戰士,支援農民除草。農民趙佔山的妻子患了急病,窮山溝裡缺醫少藥,正當趙佔山准備用門板將病人抬到十幾裡外去求醫時,卻有人前來叩門,打開門一看,是一位背藥箱的軍醫找上門來治病了。真使趙佔山喜出望外,感激涕零。原來,任弼時曾經交待棗園村的村長,凡農民家遇有急事,必須迅速向他報告。這次便是根據村長的報告,任弼時親自將正在熟睡的醫生叫醒,打發前來的。

抗戰勝利后,中央決定派出東北干部團日夜兼程挺進東北。時任延安市青年救國聯合會宣傳部長兼青年俱樂部主任的東北人褚志遠即是東北干部團的成員之一。接令幾天后,褚志遠去棗園向任弼時辭別。任弼時和藹地詢問了他的近況,又關切地說:“去東北的路程很遠,相隔這些年,那裡的情況你已經不甚了解,把孩子交給黨中央和我,別帶了。等到那裡打開局面,站穩腳跟,中央再負責把孩子給你們送去。”褚志遠的兒子延風當時還不滿兩歲,帶去東北確實有困難,但他又想,哪能給中央首長增添麻煩呢!而且中央組織部對此已有安排:通知他必須帶著小孩,組成東北干部團第十一中隊家屬隊化裝挺進東北。老首長細致入微的關心使褚志遠十分感動。臨走時,任弼時還語重心長地叮嚀:“你是東北干部,又是青年人,10 年沒回家了。到家鄉后,要和那裡的群眾打成一片,要戒驕戒躁,萬不可有衣錦還鄉、榮歸故裡的想法。我黨在那裡的威望很高,要為黨多做工作。”最后,任弼時一直將褚志遠送到傳達室門口,才緊緊握手告別。

1946年的春天,中共華東局領導委派杜前、馬儀、李雲潔、李誠等幾位負責青年工作的干部,到延安向黨中央匯報工作。任弼時在楊家嶺中央青委機關聽取匯報並參加討論會。

會議持續了兩個月,在此期間,中央青委的同志每隔幾天都要向任弼時匯報情況。每次匯報,總感到十分親切。他們說:“和人相見,他的臉上總是挂著慈祥、和善的笑容,熱情地同你打招呼、握手,親切地讓你坐在他身旁。談話時,他總是凝神聚目靜聽著你的訴說,不喜歡打斷別人的發言。他習慣於傾聽別人的講話,同時邊聽邊判斷。這中間,絕無漫不經心。當你的發言結束后,他才說說他的分析、他的見解,回答你最需要回答的問題。他常用同你商量的口吻說:‘你看這樣好不好?’‘是不是這樣的?’”

任弼時敏於事而慎於言,同時也善於抓住要害。在青委同志陳述的過程中,他始終默默地傾聽,認真地思索,最后緩緩地說:“你們研究一下看,是否可以搞青年團?過去,在七大的時候,馮文彬、李昌他們曾提議要建立青年團。那時,中央不同意,我也不同意。現在你們可以再研究一下,是否可以建立青年團。”

任弼時的意見明確了青年工作的方向,使參加討論的同志異常興奮。

任弼時喜歡接近群眾,更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在延安時,有位基層來訪者同任弼時談邊區工作中的問題,任弼時一邊仔細聽,一邊認真記,還不時提出一些問題。那人看任弼時那樣重視他的反映,興致勃勃地說了兩三個小時。

他說完后,任弼時耐心地告訴他,哪些問題已解決了,哪些問題暫時還沒有條件解決。那人一聽不對勁,原來他談的問題,任弼時早已全知道!有些比他了解得更清楚。他很抱歉地說:“您都知道了,怎麼還讓我浪費您這麼多時間呢?”任弼時說:“不!多聽聽對工作有幫助……”那位同志明白了:任弼時不願冷淡基層同志提意見的熱忱,他希望從一百句話中聽到一句有用的話。他對人是多麼注意循循善誘,又多麼平易近人啊!

建國后,和氣寬容的任弼時關心身邊工作人員和體恤民情的作風一如既往。

一天傍晚,保健醫生劉佳武和衛士陪任弼時到附近田野裡散步,這時,稻子快成熟了,穗子沉甸甸地彎了下來。薄暮中,隻見一位老農拿著竹竿佇立在水塘邊。任弼時上前問:老人家多大歲數?收成好不好?打的糧食夠不夠吃?老農一一作答。他又問老人:吃晚飯沒有?老人說:“沒有,這兩天得看庄稼,不然就被休養所的鴨子給糟蹋了!”任弼時回頭問衛士:“鴨子是哪兒來的?”衛士說:“是伙房放養在水塘裡的。”任弼時明白了,原來是鴨子侵害了群眾的庄稼。他當即向老農表示了歉意,馬上吩咐衛士通知管理員,不得再把鴨子放養在水塘裡。第二天一早,他又到塘邊去散步,為的是檢查鴨子是否還放養在那裡,結果未見到一隻鴨子,這才放下心來。

工作人員進城辦事,經任弼時同意,可以用配給他的那輛舊吉普車。但他總一再叮囑,最好把進城要辦的事集中起來一起辦,這樣可以減少用車次數,節省汽油。有一天半夜,秘書的愛人臨產,當時任弼時剛吃了安眠藥入睡了,工作人員不好打擾他,就用三輪車把產婦送到醫院。第二天他知道了這件事很生氣,批評工作人員太機械了,該用車也不用,如果孩子生在路上怎麼辦?出了事怎麼辦?

推薦閱讀


中蘇關系掠影:毛澤東與赫魯曉夫的10張珍貴合影(組圖)

從20句精彩語錄讀懂開國元勛習仲勛一生

記錄習仲勛“一生兩個最大的閃光點”的20張照片(組圖)

盤點:紅軍長征史上的幾個“第一”

鄧小平為何要以《老實》為題作報告

“放下屠刀”的侵華日軍陸軍中將5次訪華 與毛澤東互贈禮物

毛澤東何以缺席中共六大卻當選中央委員

盤點:毛澤東一生中愛讀的8部書

唯我彭大將軍:盤點18張彭德懷與毛澤東珍貴合影(組圖)

許世友與毛澤東往事:毛澤東為他改名 多次點將立戰功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玉、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任弼時紀念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