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胡耀邦與李昭:“摯愛之情不改”【2】

周如冰 羅業永

2015年12月16日11:0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志同道合

正如李昭婚前對胡耀邦所說的“胡耀邦同志,你要多幫助我進步”,婚后,胡耀邦一直踐行著攜手並進的諾言,無論是李昭在延安遭遇“搶救運動”,還是在南充第三絲綢廠擔任黨委書記,抑或是在北京東郊十裡堡國棉一廠擔任副廠長,胡耀邦都用自己堅定的愛去鼓勵、支持愛人克服困難、勇敢前行。

1942年整風運動后期,掌管中央社會部的康生把有個別特務、壞人混入延安的情況夸大為一種普遍現象,污蔑投奔到延安來的革命青年都是國民黨打入我黨我軍的特務,大張旗鼓地開展以逼供訊為主要手段的所謂“搶救運動”。李昭也成了被懷疑、被審查的對象。在那些老“左”們看來,李昭這位大戶人家的小姐、教會學校的學生,放棄優越的生活來吃苦,一定是有所圖謀。關於家庭情況和社會關系,李昭盡自己所知的一切,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復詳細地檢查交代過了,但都沒有通過,懷有身孕的李昭因此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

當時身為軍委整風領導小組成員的胡耀邦還兼著黨中央社會部的處長,他反對無端的懷疑,但他沒有找任何人為李昭說情,也沒有利用權力去為妻子開脫。他隻有對李昭更加關愛。夜深人靜時,他安慰李昭說:你若不是思想進步,能16歲就參加抗日救亡,參加革命?你千裡迢迢來到延安就是最大的革命行動。我了解你,相信你,你要經得住各種環境的考驗。革命嘛,也有不被人理解的時候。接著他給李昭講起30年代他在江西中央蘇區被懷疑為“AB團”,差一點被殺的親身經歷。李昭聽了這發自親人的心聲和安慰,十分感動。胡耀邦鼓勵她在任何情況下,都要挺得住,是則是,非則非,切莫講違心的話。相信黨,相信組織,相信同志。他說:我永遠支持你,我們的心永遠在一起!這一番肺腑之言,給了她無窮的力量和勇氣。她終於挺過來了,后來組織上給她作出了正確的結論。這一段脫胎換骨的“搶救”洗禮,使李昭經受到了心靈的考驗。

胡耀邦在1949年末率第十八兵團,在賀龍的指揮下,從陝西越過秦嶺與第二野戰軍會戰成都,消滅了胡宗南的部隊,后被任命為川北行署主任、行署委書記、軍區政治委員,領導川北這個有著35個縣、1700萬人口的省級行政區域。第二年,李昭到川北行署首府南充市任市委副書記兼人事科長。這是她和胡耀邦結婚10年來第一次共事,兩人成為上下級關系。

正當李昭在南充市的威信節節上升的時候,市委主要領導提出讓她出任南充第三絲綢廠黨委書記。李昭問為什麼叫她去,那位負責人說:你拿得起來呀!李昭忽然想起一周前的晚飯桌上,胡耀邦對她說:南充盛產蠶絲,是成都蜀繡絲綢原料供應基地,把絲綢生產抓好了,不僅能帶動南充一大批相關企業,還可以搞活川北的經濟。李昭望著胡耀邦說:要以點帶面,推廣典型?胡耀邦放下筷子,站起來笑嘻嘻地說:不愧是一家人,知我者李昭也。李昭聯想起當時胡耀邦那神態,再看現在這位市委主要領導那托付重任的眼神,知道是他們商量好的,馬上說:我服從組織安排。后來,李昭問胡耀邦為什麼讓她去絲綢三廠,胡耀邦笑笑說:我們是革命夫妻,舉賢不避親嘛!不要顧慮太多,別有私心雜念,你有能力,能干好的。胡耀邦的話像股熱浪,沖擊著她的心房,給她增添了更多的勇氣。果然,李昭把絲綢三廠的工作開展得紅紅火火,生產蒸蒸日上。

1952年7月,胡耀邦奉調北京。10月,李昭也被調到全國總工會工作。一天傍晚,在院子裡散步時,胡耀邦見李昭低頭沉思,就問:“你想什麼?有什麼心事啊?”李昭停住腳步,奇怪地問:“你怎麼知道我有心事?”

李昭告訴他說:陳少敏大姐(陳少敏時為全國總工會負責人之一)建議我下基層去獨當一面,你看怎麼樣?她讓我考慮考慮再說,這只是她個人的建議。胡耀邦聽罷,說:“我舉雙手贊成。生產建設第一線需要人就去嘛!鍛煉大,進步快,可以建功立業。”就這樣,李昭來到了東郊十裡堡國棉一廠擔任副廠長。車間、庫房、水塔、單身職工宿舍……什麼地方她都去,什麼活兒她都干,全廠各個角落,她走了個遍。為了做到工人三班倒,天天見領導,李昭吃住都在廠裡,每晚11點前沒睡過覺。進廠 3個月后,她熟悉了各部門各車間的人員,摸清了廠房設備、庫房家底和生產流程。她和工人打成一片,既嚴格要求又關心細微,女工們親切地叫她“大姐”“老李”。不久,李昭被提為廠長,兼任黨委書記。職位變了,作風不變,她和胡耀邦的步調始終一致。

頻道精選


盤點:新中國歷史上4位少數民族開國上將(組圖)

朱德與毛澤東、周恩來珍貴合影(組圖)

胡耀邦是怎樣進入鄧小平視野的

開國上將楊得志的數度“意外”任職

解密:1947年董必武怎樣把黨的活動經費轉移到延安?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玉、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