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和李達,是同鄉,也都是一大代表、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他們共同經歷了摧毀舊中國,建立新中國的偉大革命﹔他們的一生都充滿了坎坷和傳奇色彩,表現出十分突出的個人性格﹔他們在長期的交往中有過多次對話,有時相談甚歡,有時激烈交鋒,有時不歡而散,既體現了他們之間的深厚友誼,也反映了認識的不同,以至留下最后的遺憾。
相識在一大,開國前后十分熱絡
1958年4月,毛澤東在武漢會見李達,右一為王任重
李達,1890年10月2日生於湖南零陵嵐角山鎮(今屬永州市冷水灘區)一個佃農家庭。
1911年,李達入北京京師優級師范學堂讀書。1913年赴日求學,后因病回國。1917年再次赴日,考入日本第一高等學校(即東京帝國大學)學習,開始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1920年李達回國,夏天在上海與陳獨秀、陳望道等人共同發起建立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並代理書記,任《共產黨》月刊主編,參加《新青年》編輯工作。
1921年中共准備召開一大,會議正是由李達、李漢俊通知的。他們分別寫信給北京、武漢、廣州、濟南、長沙等地黨的早期組織,通知他們各派兩人於7月20日來上海開會。因是秘密召開,所以通知隻說是開會,至於開什麼會,並沒有說明。李達給長沙黨的早期組織的信就是寄給長沙文化書社毛澤東的。
1922年,李達應毛澤東的邀請,回到長沙擔任湖南自修大學校長一職,與毛澤東一家一起住在長沙清水塘。湖南自修大學是一所傳播馬列主義、培養革命干部的學校,李達主持校政、教學工作,還編寫教材並親自為學生上課。1923年秋,由於種種原因,李達脫離了中國共產黨。之后,在湖南大學擔任教授,主講馬克思主義社會學。1927年3月,李達又受毛澤東之聘去廣州,在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任教。此后,李達先后在武昌、上海、北平、湖南、廣西等地的大學裡任教,仍教授唯物主義哲學。其間,他埋頭於著述,寫出了《辯証法唯物論教程》《經濟學大綱》《社會學大綱》3本書。紅軍長征到達陝北后,李達托人將新出版的哲學著作送給老友毛澤東,毛澤東如獲至寶,仔細閱讀。這一階段,毛澤東受李達思想影響很大。毛澤東認為這是“中國人自己寫的第一本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寫信稱贊李達是“真正的人”。毛澤東在延安講“山溝裡出馬克思主義”,也講“零陵出馬克思主義”。據毛澤東自己講,《社會學大綱》他就讀了10遍,還做了許多眉批,《經濟學大綱》已讀了3遍半,也准備讀10遍。李達的著作成為毛澤東和其他許多革命者學習研究哲學的重要書籍。
1939年,李達受馮玉祥將軍的邀請赴重慶為馮玉祥及有關人員講授馬克思主義哲學。其間,毛澤東與周恩來委托李達的一個學生去征詢李達是否願意去延安,李達當即表示:“隻要有一碗飯吃,我都願意去。”
此時負責中共南方局工作的周恩來出國治病。而留在南方局的負責人博古卻誤會了,以為李達是在“拿一把”,於是生氣地說:“去延安干革命,還講什麼條件?”就這樣,李達錯失了去延安的機會,后於1939年9月離開重慶。周恩來回重慶后知道這個消息,對博古這種做法很不解,說:“干革命難道就不吃飯嗎?李達這個話的意向是無條件地願意去延安嘛!”毛澤東對此也感到十分惋惜。
隨著共產黨領導的隊伍節節勝利,1948年,毛澤東在西柏坡給正在湖南大學法學院任教的李達去信說:“吾兄乃本公司發起人之一,現公司生意興隆,盼兄速來參與經營。”李達接信,自然明白毛澤東的意思,興奮不已。
頻道精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