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廣華 何明圓
1933年8月20日第104期《紅色中華》第2版刊登《壯偉的少共國際師授旗典禮》的新聞報道
“浴血報神州,虎犢帶吳鉤。閩贛銳無敵,長征顯身手。”1933年8月5日,我黨領導的最大的一支青少年武裝——中國工農紅軍少共國際師(簡稱“少共國際師”),由周恩來親自授旗,在江西寧都縣成立。全師共1萬余人,平均年齡18歲,黨團員佔70%,下轄3個團,由紅一方面軍總部直接指揮。這支由青少年組成的部隊,后來走出了23位開國將軍,也走過了短暫而光輝的戰斗歷程,在世界軍事史上都極為罕見。
就在“少共國際師”征戰石城,浴血湘江,西進北上之時,1935年1月初,在中國第二大蘇區川陝革命根據地,紅四方面軍建制最大的紅色童子團——少共國際先鋒師在四川廣元旺蒼壩正式建軍,這支少年武裝直接由共青團川陝省委領導和指揮,先后參加了“廣昭”“陝南”“西渡嘉陵江”等戰役,走出了兩位開國將軍,為壯大紅軍隊伍和鞏固川陝蘇維埃政權,沖破“川陝會剿”,策應中央紅軍北上作出了重大貢獻。
然而,由於種種原因,少共國際先鋒師一直湮沒在歷史中,鮮為人知。筆者通過艱苦努力,查閱了大量資料,試圖揭開少共國際先鋒師的神秘面紗,還原這支我軍最大紅色童子團的烽火鐵血歲月……
川陝蘇區的“娃娃軍隊”
南峰山石岩上的巨幅紅軍標語
1934年10月,紅四方面軍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六路圍攻”之后,蔣介石又親自策劃了更加殘酷、規模更大的“川陝會剿”,電令胡宗南部入川,上官雲相等部向川陝邊逼近,准備糾合川陝兩省的軍閥勢力,東西堵截,南北夾擊,一舉消滅紅四方面軍於大巴山下。敵人集結的兵力達200個團以上,紅四方面軍處於腹背受敵的危險境地。
要打退敵人的“圍剿”,必須擁有足夠支持戰爭的人力、物力、財力。針對當時川陝根據地幾經戰爭破壞,人口銳減,糧食和兵源極其匱乏的現狀,1934年11月上旬,紅四方面軍總部在巴中清江渡召開團以上軍政干部會議,制定了“依托老區,收縮戰線,發展新區”的“川陝甘計劃”,決定擴紅西進,向陝南、甘南發展,將川陝蘇區擴大為川陝甘蘇區。
這時,中央紅軍已撤出中央蘇區,大舉西進北上。中共中央致電紅四方面軍總部,要求紅四方面軍迅速集結主力,西渡嘉陵江,策應中央紅軍從長江上游渡江北上長征。
1934年11月,紅四方面軍主力部隊15個團約2萬余兵力移師旺蒼,川陝革命根據地黨政軍首腦機關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中共川陝省委、川陝省蘇維埃政府,以及紅四方面軍總部所屬兵工廠、被服廠、造幣廠、總醫院和紅軍大學等40多個機關陸續遷駐旺蒼。張國燾、徐向前、陳昌浩、王樹聲、倪志亮、李先念、周純全、熊國炳、傅鐘等領導紛紛進駐城內。一時間,旺蒼城成為川陝革命根據地后期的政治、軍事、經濟中心。
紅軍在旺蒼境內進行了三江壩阻擊戰、黃貓埡等16次戰斗,組建縣級蘇維埃政權2個,市鎮級2個,區級14個,鄉級74個,村級300多個,鑿刻紅色標語390余條。1934年11月下旬,紅四方面軍總政治部主任陳昌浩在旺蒼壩南峰山石岩上親筆書寫了一條標語:“為獨立自由領土完整的蘇維埃新中國而斗爭”。每個字大約1.5平方米,總面積達40平方米,全長38米,數裡外都能看到。
為了粉碎“川陝會剿”,紅四方面軍在旺蒼部署了“廣昭”“陝南”“西渡嘉陵江”三大戰役。為實現這一戰略計劃,紅軍開展了大規模的擴紅運動。
1934年12月,川陝省委和紅四方面軍決定成立婦女獨立師、少共國際先鋒師,以配合紅軍作戰,完成策應中央紅軍北上、西渡嘉陵江、沖破蔣介石“川陝會剿”的戰略任務。
其實,早在鄂豫皖根據地,紅四方面軍就按照共產國際的要求,建立了少共國際團。川陝根據地建立后,在眾多的少先隊、兒童團等組織的基礎上,川陝省委成立了少共先鋒獨立師。紅四方面軍移師旺蒼后,為了培養后備力量,發揮青少年在革命斗爭中的作用,組織更多的力量沖破蔣介石的“川陝會剿”,決定在少共先鋒獨立師的基礎上,組建少共國際先鋒師。
為了吸引更多的優秀男女青年加入少共國際先鋒師,紅軍還派出“鏨字隊”在牌坊、石壁、石碑、階石、牆上、城牆、岩壁等處制作石刻標語,至今,這些標語在旺蒼、蒼溪、昭化、利州區仍然可見。如“窮苦青年自動參加少共國際先鋒師”“全蘇區窮苦青年把連﹙四川方言,即全部﹚武裝起來,消滅劉湘、鄧錫侯”“窮苦青年兄弟們,趕快參加少年先鋒營,完成少年先鋒師,配合紅軍,快快的消滅劉湘”等。隨之,在廣大青少年中掀起了參軍熱潮,各地紛紛涌現母送子、妻送夫以及父子、夫妻、兄弟和姐妹一同入伍的感人場面。
1935年1月初,旺蒼瘟祖廟﹙今旺蒼縣教師進修校﹚紅旗招展,鼓樂齊鳴,紅四方面軍建制最大的紅色童子團——少共國際先鋒師正式建軍,2800多名青少年精神抖擻,英姿勃發。全師下設兩個團,川陝省委和紅四方面軍任命少共川陝省委書記高厚良為政委,少共川陝省委指揮部總指揮長葉明為師長。從此,紅四方面軍有了一支最年輕的正規武裝力量,有了一支最富有生機和朝氣的紅色童子團。
現年93歲的王朝秀,家住旺蒼縣龍潭街,老人頭發已斑白,耳朵也聽不太清楚,可是回憶起81年以前的往事,老人眼睛發亮,如數家珍:
“1933年6月15日,紅軍解放了旺蒼城,建立了廣元縣蘇維埃政府。當時旺蒼群眾參加革命的熱情很高,僅10萬人口的旺蒼,就有1.2萬人參加紅軍。一年半后,年僅12歲的我成為了少共國際先鋒師中的一員。記得最開始加入童子團的隻有20多個人。每天早上8點下了操以后,我就和伙伴們一起去渣滓路站崗。那時候,每人身后都背上一把酷似真槍的木槍,每天的工作就是攔下路人,收路票,一日三餐都會有統一安排的伙食。紅軍撤離旺蒼北上長征之時,我已經做好了追隨紅軍的准備。出發的前一天下午,我母親打發人來叫我回去吃飯,回去以后,母親二話沒說就把我鎖了起來,任憑我怎麼哭鬧都不放,等到我被放出來的時候,紅軍已經走遠了。”
據鄰居們講,王朝秀的老伴已去世,膝下有兩兒一女,都已退休。老人全家一共22口人,四世同堂,但家人都不在身邊,老人一個人獨居在縣城裡。家人多次想接她出去住,老人卻始終“固執”地留在原地,每天還要去當年站崗的地方看一眼。
頻道精選
相關專題 |
· 期刊選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