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光
五、為國捐軀
魯西北抗日根據地的熱火朝天,引起了敵人的恐慌。1938年11月11日,日軍由濟南、德州、禹城分三路襲來:一路是從東阿渡過黃河進攻聊城﹔一路從禹城經高唐向聊城進犯﹔另一路則從大名金灘鎮過衛河扑向聊城。從東阿入侵之敵,是日軍第114師團秋山旅團千葉聯隊,約有步、炮、騎兵300余人,汽車、坦克10余輛,並有兩架飛機相配合。
范筑先獲悉此情,於13日上午匆忙從茌平前線回到聊城,召開軍事會議,商討迎擊日軍的作戰方案。共產黨員張霖之、袁仲賢等人提出: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不應計較一城一池的得失,應把主力部隊轉移到城外農村,堅壁清野,與日軍打游擊。范筑先採納了他們的意見,命令城內各機關、學校、主力部隊連同軍火於當天撤出聊城,全部移到農村,並動員群眾出城,隻留少數部隊守護,以便內外夾擊日軍。
14日,日軍進攻聊城。范筑先布置完戰斗任務,正准備撤退出城時,魯西行轅主任李樹春突然乘車從臨清趕到聊城,和范筑先商談起整編部隊的問題,致使范筑先被纏得遲遲不能脫身。下午4時,李樹春離去,范筑先准備出城,但發現3個城門堵塞,1個城門外的路口被敵封住,根本無法出去。這時,在城東關布防的第一路民軍,在日軍圍城前突然棄地而逃。范筑先的參謀長王金祥也以追趕逃軍為名,從北門帶著游擊營的一個連溜出城外。后來,不少史家認為:范筑先當年陷入重圍,乃李樹春與王金祥二人串通而為。因為他們從骨子裡反對范筑先聯合共產黨,所以故意拖延,將其置於險境。
范筑先無法出城,隻好返回,率領少數部隊守城作戰,以待外援。不久,西門被日軍攻破,西大街展開了巷戰。在此情況下,部下隨從人員勸范筑先從北城沖出去,以后再做收復城池的准備。可他走到城東北角又折了回來,大喊道:“我不能親眼看著這聊城落到敵人手中!”說罷,又回到了城牆上指揮部隊抗敵。
戰至黃昏,城東關失守。日軍在猛烈炮火配合下由東門、南門等三個方向爬城。范筑先急率傳令隊趕到東門。盡管此時主力部隊和彈藥已疏散到鄉間,城內隻留下一些武器粗劣的游擊隊伍,但在范筑先等人的指揮下,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激戰,仍打退日軍對南門和東門的幾次進攻。這時,各縣電話尚未切斷,范筑先用電話令各縣部隊火速來援。但是,各路援軍都無法及時到達。
15日,攻城日軍增至700余人,在飛機的配合下,向東門守軍發起猛攻,並用大炮發射催淚性毒彈。我黨優秀干部姚第鴻、張郁光等光榮犧牲,范筑先左臂也被炮彈炸傷。但他不下火線,仍組織部隊同日軍繼續激戰,斃敵100余人。這時,他的腿骨又被炸斷,而且城內彈盡糧絕。衛士們要將他送往天主教堂醫院,他卻搖搖頭,坦誠地說:“我已不行了,你們快突圍吧!”隨即高喊“中國萬歲!殺敵到底!”接著,用最后一顆子彈自戕,壯烈殉國!他的警衛戰士,也相繼開槍自殺……
頻道精選
![]() | ![]() |
相關專題 |
· 期刊選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