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歌劇《白毛女》的幕后故事

張小芳

2016年06月08日08:1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福建黨史月刊》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白毛女》劇照

“北風吹,雪花飄,雪花飄飄年來到。爹出門去躲賬整七天,三十晚上還沒回還。大嬸子給了玉茭子面,我等我的爹爹回家過年。”一曲“北風吹”拉開了歌劇《白毛女》的序幕。1945年4月,歌劇《白毛女》在延安首次公演,演出盛況空前,觀眾中有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陳毅等。該劇是中國新歌劇起步的一個裡程碑。

延安誕生新歌劇《白毛女》

自1942年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之后,文藝為群眾以及如何為群眾成了當時文藝界的核心命題。延安魯迅藝術學院有一批來自全國各地的革命文藝青年,在院長周揚的領導下,決定踐行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創作一部反映農民翻身做主人的新型歌劇,向即將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獻禮。

歌劇《白毛女》由魯藝戲劇系主任張庚總負責,編劇邵子南,導演王濱、王大化、舒強,馬可、張魯、瞿維、向隅、李煥之等負責作曲。邵子南創作出劇本后,在修改過程中因與其他人發生爭執而退出了創作班子,編劇換成了從魯藝文學系調來的賀敬之、丁毅。

當年歌劇《白毛女》是創作、作曲、排練同時進行,賀敬之他們寫完一幕就譜一幕,由張庚、王濱審定通過了,馬上由導演和演員試排,每幕完后就總排。剛開始,幾位曲作者對如何給這部歌劇譜曲感到很模糊,因為他們沒有看過《茶花女》、《蝴蝶夫人》這樣的西洋經典歌劇,不知道什麼是歌劇。但他們對工作充滿熱情,一個多月下來寫了一大堆曲子,可是試唱的結果卻沒有一首能夠採用,這讓他們很沮喪。最著急的還是作為總負責的張庚,他突然想到曲作者們對西洋歌劇都很陌生,但要強調民族特色、民族歌劇,他們就有了優勢。張庚把他們叫來開了個小會,明確告訴他們:“別的你們啥也不用想,你們就想著要中國老百姓愛聽愛唱愛看就行了。”

幾位曲作者中,馬可、向隅、瞿維、李煥之是教員,有自己的窯洞﹔張魯是學生,與同學們同住一個大窯洞。為了能安靜創作,張魯朝著窯洞側畔一條小河走去。月朗星稀的夜晚,走在寧靜的河畔,張魯的思緒也漸漸活躍起來。按照劇本的描述,喜兒出場時是個17歲的農家少女,自幼喪母,與父親相依為命,多像河北民歌裡的“小白菜”呀! 張魯心裡猛地一動,又想起了賀敬之曾提醒過大家:喜兒的唱段可以用民歌“小白菜”作基調。順著這個思路,在經過了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否定之后,張魯終於揣摩到了喜兒在等待爹爹回家時那種又急又喜的感覺。他沉浸在“小白菜”的旋律裡,一串串音符像一股山泉般從筆下奔涌而出,不到3分鐘的時間,他就給整首“北風吹”譜好了曲。

歌劇《白毛女》首演之后,該劇的創作團隊和演員們收獲了雷鳴般的掌聲,劇中不少唱段也因此而流行,古城延安到處飛揚著“北風吹”、“扎紅頭繩”的曲調。據說當年毛澤東在窯洞裡與女兒李訥嬉戲時,用渾厚的湖南腔調唱起“人家的姑娘有花戴,你爹我錢少不能買,扯上二尺紅頭繩,給我喜兒扎起來!”在散步時,毛澤東常一邊走一邊用口哨吹“北風吹”的曲調。

演員們當時排戲就在院子裡,扮演黃世仁的演員陳強當場向導演提出不演反面人物黃世仁,全劇組不得不停下來給陳強做思想工作。陳強當時還沒結婚,擔心演了黃世仁會擔個壞名聲,影響今后工作前途。大家找來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讓陳強一遍一遍地學習。“一切共產黨員,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的文藝工作者,都應該學魯迅的榜樣,做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的‘牛’,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這段話最終說服了陳強,革命還沒有叫我做更大的犧牲,演黃世仁都不干,還說什麼為人民服務。陳強思想通了,自己還給黃世仁添加了許多活靈活現的唱段。黃世仁演活了,在院子裡看演員們排戲的炊事員不干了,遠遠地看到賀敬之來打飯,就拿起大長勺,哐、哐、哐磕著盆沿,把本來滿滿的一勺菜又弄回去了不少,還對賀敬之說:“黃世仁不槍斃,我就不能夠多給你菜。”

1945年4月28日,劇組為中共七大的參會代表和中央領導同志演出了首場歌劇《白毛女》,喜兒唱得把大家哭成一片,黃世仁則讓大家怒火填膺。第二天一早,中央辦公廳就派專人來向劇組傳達了中央領導同志的三點觀看意見:第一,主題好,是一部好戲,非常合時宜﹔第二,藝術上是成功的,情節真實,音樂有民族風格﹔第三,黃世仁罪大惡極,應該槍斃。

劇組吸收了來自各方的意見和建議,又對劇本做了數次修改。之后,歌劇《白毛女》又公演了30多場,場場爆滿。丁玲曾描寫過看戲的場景:“每次演出都是滿村空巷,扶老攜幼……有的淚流滿面,有的掩面嗚咽,一團一團的怒火壓在胸間。”此后,歌劇《白毛女》從延安演到了張家口、哈爾濱、北京,及至全中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由於歌劇《白毛女》的巨大成功,東北電影制片廠於1950年攝制了同名黑白故事片。1951年,電影《白毛女》在全國25個城市的155家電影院同時公映,一天的觀眾竟達47.8萬余人,創下了當時中外影片賣座率的最高紀錄。同年,《白毛女》參加了捷克的卡羅維發利第六屆國際電影節,榮獲了特別榮譽獎。1955年,日本鬆山芭蕾舞團最早推出了芭蕾舞版《白毛女》……時至今日,《白毛女》仍在不斷被改編、上演,依然散發著經久不衰的藝術魅力。

頻道精選


毛澤東如何創造朝鮮戰爭勝利奇跡

毛澤東“親點”羅瑞卿大將為新中國首任公安部長

哪位開國上將被譽為“華野名將,學府高師”

專訪開國上將楊得志之子楊建華少將:講好長征故事

四渡赤水:三萬紅軍與四十萬敵軍的生死較量

少共國際先鋒師的鐵血歲月:這裡走出23位開國將軍

毛澤東為哪所學校題詞十多次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文全、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