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毛主席在金沙江畔——訪老船工張朝滿【5】

口述:張朝滿  執筆:劉邦琨

2016年06月16日08:0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毛主席揮手告別踏上艱險北上路 船工們加緊搖船完成任務送紅軍

在紅軍精神鼓舞下,我們船工搖船的信心更足,我們繼續搖櫓渡江,繞暗礁,避漩渦,戰風浪,夜以繼日送紅軍搶渡金沙江。在我們送過江的紅軍中,有不少是十五六歲的娃娃兵,還有一二十歲的女兵,他們個個英姿颯爽,精神抖擻,意氣風發,一路說說笑笑歌聲不斷。我們感到奇怪的是在后來過江的紅軍隊伍中,居然還有一位說話嘰裡呱啦的外國人。

在搖渡過程中,金沙江兩岸時常有宣傳隊的戰士在江畔唱歌或者朗誦歌謠,鼓舞紅軍的士氣,氣氛十分熱烈。

5月7日凌晨,我們這一組船工搖完渡船,剛好上岸准備休息,對岸傳來急促跑步聲,我們回頭望望,隱隱約約看見從上游的岸邊跑步過來許多的紅軍,他們按照安排依次上船,我們知道是另一路紅軍來渡江了。

原來,紅一軍團在龍街架設浮橋失敗,形勢十分危急。為了保証紅一軍團也能盡快甩掉敵人,渡過金沙江,5月5日,毛主席、朱總司令電令一軍團“務必不顧疲勞,於7日兼程趕到皎平渡,8日黃昏前渡江完畢,否則有被隔斷的危險”。

此時,北岸的毛主席、周副主席、朱總司令等紅軍領導人都焦急地等待在北岸邊的下船處,當對岸的紅軍過來時,毛主席迎上前去,分別握住一位湖北口音和一位四川口音的首長的手,說:“你們過來了,我就放心了。”

接著,兩位首長向毛主席等領導人介紹了他們在龍街渡江失敗的情況:5月4日,我們經過兩天急行軍,進抵指定渡江地點龍街。由於龍街沒有船,江面很寬,水流湍急,又有敵機低飛騷擾,我們紅一軍團用竹筏搭建浮橋,才搭了一半就被江水沖走了。正在著急的時候,我們接到毛主席的來電,立即燒毀江邊已經准備好的竹筏木排等,集合隊伍立即向皎平渡趕路,雖然山高路滑,石頭絆腳,但是,我們發揚連續作戰的革命精神,不顧疲勞,晝夜兼程,終於按時到達皎平渡。

這天上午,天空格外晴朗,毛主席穿著灰色軍裝,在警衛員的護衛下,迎著太陽的光輝走出岩洞,在金沙江度過三天三夜難忘的日子后,他要北上離開皎平渡了。

臨行時,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領導人,在江邊眺望遠山和波浪滔天的金沙江水,思緒萬千。他停留了許久,我不知道他的心思是在醞釀新的詩作,還是在嘲笑蔣介石的無能。當我們船工搖船渡紅軍到達北岸時,毛主席見到我們,便微笑著向我們招手致意。我們也激動地向毛主席招手。

毛主席向我們招手后,轉身向高山小路大步走去,身前身后,有許多紅軍,與他一起前進。

我們都清楚地知道,毛主席那是在向我們告別。我心中仿佛充滿了力量,立即揮槳搖櫓,渡船迅速向南岸劃去,雖然赤膊揮臂,汗流浹背,但是絲毫不感覺累和熱,繼續渡紅軍將士過江,去努力完成毛主席給我們船工的偉大任務。經過9天9夜的搖船,我們終於將3萬紅軍全部送過了金沙江,完成了毛主席交給我們的光榮任務。

頻道精選


毛澤東如何創造朝鮮戰爭勝利奇跡

毛澤東“親點”羅瑞卿大將為新中國首任公安部長

哪位開國上將被譽為“華野名將,學府高師”

專訪開國上將楊得志之子楊建華少將:講好長征故事

四渡赤水:三萬紅軍與四十萬敵軍的生死較量

少共國際先鋒師的鐵血歲月:這裡走出23位開國將軍

毛澤東為哪所學校題詞十多次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文全、謝磊)
相關專題
· 毛澤東紀念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