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7月19日16:35 來源:湖南日報
二、喚醒共產黨人的旗幟意識
雖然說中國共產黨自創立之日起,就把馬克思主義鮮明地寫在自己的旗幟上,但是直到1927年,這個還在幼年時期摸索的黨,仍然沒有正式樹起獨立領導中國革命的旗幟。毛澤東早就說過,“主義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趨赴。”到了大革命失敗的時候,共產黨的旗幟意識,必須在國民黨大屠殺的槍炮聲中徹底喚醒。這個艱巨而光榮的使命,歷史地落到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共產黨人身上,落到了毛澤東和湖南省委領導秋收起義的生死關頭。
喚醒旗幟意識,首先是舉黨旗——高舉中國共產黨的旗幟。
鐮刀斧頭,是毛澤東高舉頭頂的指路明燈。“旗號鐮刀斧頭”,秋收起義首次打出了中國共產黨的旗幟,作為革命的號召、引導的紅旗、指路的明燈。
毛澤東向中央報告說,“我們此刻應有決心立即在粵湘鄂贛四省建立工農兵政權”,“在工農兵蘇維埃時候,我們應高高打出共產黨的旗子”。湖南省委在毛澤東的指導下,認為“國民黨這塊招牌已經無用”,作出了“湖南對於此次暴動,是主張用C.P名義來號召”“與國民黨徹底決裂,以共產黨名義領導起義”的正確決斷。毛澤東關於“我們不應再打國民黨的旗子了,我們應高高打出共產黨的旗子”的主張深入人心,為大家所接受。
毛澤東為秋收起義部隊書寫過軍旗上的楹聯:“旗開得勝,馬到成功”,表揚第三團全體指戰員作戰勇敢。后來,毛澤東回顧這段崢嶸歲月,仍然情不自禁,贊嘆:“風雷動,旌旗奮,是人寰。”
在中國革命的大轉折關頭,舉什麼樣的旗幟,是擺在全黨面前亟待回答的嚴峻問題。毛澤東毅然決斷,率先與叛變革命的國民黨徹底決裂,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工農革命,初步把馬列主義普遍真理、共產國際的指示與當時當地的中國實際、湖南實際相結合,實事求是地走自己的革命道路。舉起共產黨的旗幟開展土地革命,是毛澤東對於落實無產階級及其政黨革命領導權的一大貢獻,為中國革命從逆境和失敗中開拓奮進解決了一大難題。
制作物質形式上的一面新旗幟很重要,而在全新內涵的旗幟上注入共產黨人的血脈和基因更重要。“旗號鐮刀斧頭”,猶如迷霧中看到太陽,航海時望見燈塔。歷史証明,隻有中國共產黨的旗幟,才是秋收起義與向井岡山進軍的唯一正確的旗幟。鐮刀斧頭,從此成為指導中國人民革命戰爭的光輝旗幟,成為點亮在黨和人民軍隊心頭的不滅明燈,也成為毛澤東領袖群倫、指揮雄師、百戰不殆的無敵寶劍。
喚醒旗幟意識,第二是舉軍旗——高舉工農革命軍的旗幟。
工農革命,是毛澤東心中的不熄星火。秋收起義,創建了中國第一支工農革命軍——工農紅軍第四軍,它作為全國紅軍的源頭和龍頭,肇始之功不可沒。
創建工農革命武裝力量,在毛澤東心中由來已久。秋收起義前夕,各路武裝統一改編為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毛澤東交代要制作一面軍旗,紅底象征革命,旗中央紅星代表共產黨,鐮刀斧頭代表工農群眾,說明工農革命軍不同於國民革命軍。何長工后來說:“秋收起義打出的工農革命軍軍旗,與南昌起義打出的國民革命軍軍旗,有著本質的區別,它標志著我們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
無獨有偶。7月底,受中央委托,毛澤東起草了《湘南運動大綱》,提出在湘南以汝城為中心,進而佔領桂東、宜章、郴州等四五縣,形成一政治形勢,組織一政府模樣的革命指揮機關,實行土地革命,建立工農兵政權。在中央軍事部和毛澤東指導下建立的活動在湘南汝城一帶的工農革命軍第二師,舉行起義,成立汝城縣蘇維埃政府,同樣舉起了共產黨領導的工農革命軍軍旗,后來匯入了井岡山斗爭的洪流。
彭德懷在平江起義前,同黃公略發出過由衷的贊嘆:“唯有潤之工農軍,躍上井岡旗幟新”。
吶喊“軍叫工農革命”,突出展現了毛澤東創建一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的真正新型的人民軍隊的壯志豪情,充分顯示了毛澤東為工農打天下、為人民謀幸福的劍膽詩心。
1964年10月,毛澤東觀看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當台上演唱《秋收起義歌》時,毛澤東手扶下巴,神情凝重,注視舞台,傾聽歌聲,戰爭情景似乎重現:“拿起武器鬧革命,工友農友真英雄,秋收起義成了功,一杆大旗滿地紅。工友農友,團結一條心哎,紅色政權扎下萬年根!革命永遠向前進!向前進!”
喚醒旗幟意識,第三是舉農旗——高舉土地革命的旗幟。
農旗,就是農會的犁頭旗,土地革命之旗,分田分地之旗。毛澤東多年潛心致力於工農革命,非常了解民眾和農民的利益和願望,對於“地主重重壓迫,農民個個同仇”,感同身受,體會深刻。隻有“農民個個同仇”,才有“霹靂一聲暴動”。
毛澤東強調:“要能全部抓住農民,必須沒收地主的土地交給農民。”同時,“對被沒收土地的地主,必須有一個妥善方法安插。因此主張在不能工作或工作能力不足及老弱的地主,應由農協在農業稅之內征收若干農產物平均分配給此等分子。”這就是一種辯証的思維、全面的觀點、統戰的方略。
1927年春去秋來,在中國革命的歷史性轉變中,毛澤東也從“農民運動的王”,轉變為“土地革命的王”“武裝斗爭的王”。
毛澤東創造性地貫徹執行八七會議的精神,結合湖南的具體實際,確定秋收起義的中心問題是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秋收起義的根本問題是建立工農兵專政的革命政權﹔秋收起義必須要有軍事力量同農民力量的結合,實行在槍杆上奪取政權。
偉大的旗幟意識,決定了偉大的創新實踐。毛澤東說過:“邊界紅旗子始終不倒,不但表示了共產黨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統治階級的破產,在全國政治上有重大的意義。”共產黨和人民軍隊的鮮紅旗幟立起來了,星星之火才可以燎原。
上一頁 | 下一頁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