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7月17日08:08 來源:北京日報
三軍會師
1935年12月16日,張國燾收到了一封中共中央從陝北瓦窯堡發來的電報,電報署名“張浩”:“共產國際派我來解決一、四方面軍問題。”
張浩原名林育英,出生於湖北黃岡。當地林氏家族,出了在中國現代史上不同尋常的林氏三兄弟——林育英、林育南和林彪(林育蓉)。
林育南是卓越的工運領袖,曾任中共中央候補委員、1931年在上海犧牲。1922年,他和惲代英介紹林育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林育英長期從事工人運動,又懂俄文,從1933年起便擔任全國總工會駐赤色職工國際代表和中共中央駐共產國際代表團成員。
1935年7月,共產國際在莫斯科召開第七次代表大會。林育英作為共產國際代表,受派回國傳達共產國際“七大”會議精神和關於建立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方針政策。
林育英化名“張浩”,從蘇聯萬裡迢迢來到了陝北,找到了中共中央。在爭取張國燾率左路軍北上的過程中,林育英利用自己共產國際代表的特殊身份,為黨和紅軍立下了大功。他這時使用的化名“張浩”,載入黨史。
張浩到達陝北前不久,中共中央剛剛收到張國燾口氣狂妄的電報,聲稱“此間已用黨中央、少共中央、中央政府、中央軍委、總司令部等名義對外發布文件,並和你們發生關系。”“你們應該稱黨的北方局、陝甘政府和北路軍,不得再冒用黨中央的名義”。
面對張國燾公然分裂黨、分裂紅軍的囂張氣焰,中央領導人憤慨萬分,卻沒有能夠實際約束住他的力量。更何況,中央要處理的不是張國燾個人的問題,如何保住被張國燾裹挾的數萬紅軍將士才是關鍵。
形勢很嚴峻,必須借助共產國際的權威。毛澤東、張聞天與張浩商量,由張浩以“國際代表”的特殊身份出面,拉張國燾回頭。
其實,張浩離開莫斯科時,張國燾還未另立“中央”,共產國際並未賦予他解決該問題的任務。但是,當時陝北還沒有大功率電台,而黨的問題又迫在眉睫。張浩隻能臨機行事。事后,共產國際對張浩的做法和事件的結果都表示了肯定。
收到了張浩的電報后,張國燾仍遲遲不願帶部隊北上,他心存僥幸,幻想張浩能夠支持他。張國燾以“黨中央”名義給張浩發了電報,誣告毛澤東、張聞天、周恩來、博古等中央領導人的政治路線是“右傾機會主義”、“逃跑主義”等等,但他最后表示“一切服從共產國際的指示”。
接下來的兩個月間,雙方電報頻繁。張浩的電報字句上用足了春秋筆法:稱呼張國燾時一律為“兄”,在感情上拉近,避免言辭齟齬談崩盤,適得其反﹔而稱呼陝北時則是“中央”,是非立場,不言自明。
張浩在電報中強調:共產國際完全同意中國黨中央的政治路線……中國紅軍在世界上有很高的地位,中央紅軍的萬裡長征是勝利了。而后筆鋒一轉,敲打張國燾,“兄處可即成立西南局直屬代表團,兄等對中央的原則上爭論提交國際解決。”
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張聞天,也致電張國燾:同意張浩的建議,至於組織關系上可以採取靈活變通的辦法,並表示同意張國燾成立西南局,直屬國際代表團,暫時與黨中央發生橫的關系。
“成立西南局,直屬國際代表團”,這明顯是在給張國燾台階。
此時的張國燾,正在被殘酷的現實教訓著。他的南下計劃頻頻遇挫,紅軍8萬人馬銳減到4萬人。在朱德、劉伯承、徐向前等同志的斗爭下,紅四方面軍中的二號人物、總政委陳昌浩開始轉變態度,表示完全服從共產國際的指示。張國燾成了孤家寡人。
1936年6月6日,張國燾終於宣布取消“第二中央”。
1936年6月底到7月初,賀龍、關向應領導的紅二軍團和任弼時、蕭克、王震領導的紅六軍團,與四方面軍在甘孜會師。會師后,朱德在二、六軍團與主要領導人一一談了話。賀龍表示:張國燾那種搞法是絕對不允許的。王震也對劉伯承說,他們這個部隊是井岡山來的,絕不會反中央。
與此同時,張浩不停地做工作,申明“過去的分歧不必再談,唯一任務是全紅軍團結一致”。再加上朱德耐心的調解工作,以及四方面軍上下的強烈要求,終於使大部隊踏上北上征途。
1936年11月30日,朱德、張國燾率紅軍總部機關到達保安,受到毛澤東等中共中央負責人和紅一方面軍指戰員的熱烈歡迎。
毛澤東、張聞天笑容滿面地與張國燾握手致意。毛澤東站在一張桌子上向紅軍講話,熱烈歡迎朱德、張國燾的到來。
緊接著講話的朱德,心情是如此地激動,以至在講話中突然淚流滿面。為了維護紅軍的團結,避免分裂,他受了多少委屈,付出了多少心血!
后來毛澤東盛贊朱德在與張國燾的斗爭中,“臨大節而不辱”,“度量大如海,意志堅如鋼”。
張國燾卻完全是另外一種結局。
1937年3月,中央政治局在延安召開擴大會議,批評張國燾的錯誤。張聞天作總結發言說:“犯了錯誤的同志要不走到黨外去,變為黨的叛徒,除非自己下決心同自己的錯誤作斗爭。不改正自己的錯誤,堅持自己的錯誤,結果必然會走到叛徒的道路上去。”1935年9月的俄界會議上,張聞天曾預言張國燾右傾分裂主義的“前途必然是組織第二黨”,不幸而被言中。這次張聞天的預言一年后也應驗了。
會議作出《關於張國燾同志錯誤的決定》。張國燾卻沒有認真反省,反而日益消沉。1938年4月,張國燾借祭拜黃帝陵之際,叛逃投靠國民黨。同年4月18日,張國燾被開除黨籍。(記者 鞏崢)
上一頁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