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白山黑水 雪冷血熱【2】

2018年07月18日08:22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白山黑水,雪冷血熱

“大老楊”及其前后任

九一八,大炮響,

鬼子兵,佔沈陽。

……

逼得人們沒活路,

上山去找大老楊。

這首歌謠裡唱的“大老楊”,便是著名的抗日將領楊靖宇,在日偽佔領下的東北,他就是共產黨的代名詞。

“大老楊”,其實本並不姓楊。

楊靖宇是回族,本姓馬,名尚德,又名順清,字驥生。1905年出生在河南省確山縣李灣村一個農民家庭。1926年秋,馬尚德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在參與確山暴動之后,1927年5月5日,馬尚德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當時,國民黨反動派剛剛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白色恐怖籠罩全國,共產黨員面臨著隨時可能降臨的屠刀。馬尚德毅然決然地選擇了自己的信仰。

1929年,24歲的馬尚德奉命赴東北從事地下工作。此時,他的兒子馬從雲年僅1歲,女兒馬錦雲剛出生5天。

到東北后,馬尚德改名為楊靖宇:“靖”意為清掃﹔“宇”意為宇宙。“靖宇”就是掃清天下敵人。

1932年4月,楊靖宇任中共滿洲省委軍委代理書記,隨后赴南滿整頓黨的組織、游擊隊,先后組建了磐石、海龍游擊隊。

此后,馬尚德的名字逐漸被人們遺忘,東北抗日戰場上,有了一位威名赫赫的楊靖宇。

繼楊靖宇后任滿洲省委軍委書記的是周保中。九一八事變后,正在蘇聯留學的周保中受黨組織委派回國。1932年7月,周保中到達哈爾濱。

周保中是雲南人,畢業於雲南講武堂。同樣是1927年白色恐怖最泛濫時,已是國民革命軍少將副師長的周保中選擇加入中國共產黨。周保中曾在上海的黨中央工作,后赴蘇聯留學。他的原名為奚李元,回國后,為了表達誓死救國的決心,改名周保中。

剛剛獲任滿洲省委軍委書記,周保中馬上前往吉東、牡丹江地區發動抗日武裝斗爭。

楊靖宇的前任滿洲省委軍委書記,則是后來與他並稱“南楊北趙”的趙尚志。

由於東北抗日斗爭的殘酷和艱苦,趙尚志一生中極少拍照。馳騁白山黑水間的一代名將,留給人們的卻只是一個模糊的身影。

1939年5月19日,延安出版的《新中華報》刊載了一篇《趙尚志速寫》,留下了最為傳神的趙尚志形象描述:

矮矮的身材架著一身破舊的士兵衣服﹔一張堆滿了灰塵的面孔上安置著一隻失了明的眼睛——為我民族受了光榮的傷﹔走起路來一顛一跛的﹔大部分空閑時間,總是圍繞著他的馬,忙著飼料或梳毛﹔又最喜歡插在小孩子堆中指手畫腳的放縱的說笑玩鬧……

特別引人注目的就是他那雙長久不洗的手(有人說他七個月不會洗臉),被汗水和灰塵交織著刺繡出了鱗狀的花紋,每一個骨節都是膨大得像小榔頭,除去手掌心之外,既黑又瘦,恰像老烏鴉爪子。

如果你問他:“為什麼不洗臉?”“連小日本鬼子都打不出去,哪裡還有臉啊!”是他的答復。

滿洲省委的這三任軍委書記,趙尚志年紀最小,1932年年初任職時才24歲﹔黨齡卻最長——1925年,年僅17歲的他在哈爾濱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南下廣州投考黃埔軍校。然而未及畢業,蔣介石提出“整理黨務案”,趙尚志退學回到了東北,從事地下活動,兩次被捕入獄,堅貞不屈。

九一八事變后出獄的趙尚志,被任命為中共滿洲省委軍委書記——這個黃埔軍校“肄業生”,是當時東北黨組織中為數不多的受過專業訓練的軍事人才。

楊靖宇接過這個職務的時候,趙尚志已經是北滿巴彥游擊隊的參謀長。

滿洲省委的三任軍委書記,幾乎都是就任這個職務的同時,就直奔抗日前線,拉隊伍,打鬼子。軍委書記,職責就是戰斗!

不光是這三任滿洲省委軍委書記,本就在東北,或是九一八事變后奔赴東北的共產黨員,都是以戰斗的姿態投身到白山黑水之間。他們之中,有清華大學數學系的高材生馮仲雲,有曾經在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留學的童長榮,有考入武漢黃埔軍校、又赴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的趙一曼……

九一八事變后,日偽軍警在東北有數十萬人,而中國共產黨在東北的黨、團員僅兩千多人。這兩千多人,是第一批投身抗日戰場的共產黨人,他們像不熄的火種,在東北大地上燃起了14年的抗日烽火。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楊亞瀾、程宏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