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解密:邓小平常看哪几类“内参”?

○尹韵公
2012年11月15日19:3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在第二年的知识分子政策检查工作中,邓小平于3月5日看到《国内动态清样》上刊登了这样一条信息:著名科学家谈镐生自1965年回国后,政治上得不到信任,甚至受歧视,工作上受到非难,应补发的工资至今未给补发。谈镐生的遭遇对近几年回国的青年科学工作者产生了不好的影响。邓小平阅后作出批示:“方毅同志:为什么这种情况,现在还不能改正。科学院是些什么人在管事,请查一下。”第二天,方毅批示有关同志:“请重视小平同志的批示,并将情况写一报告上报小平同志。”随即,谈镐生遇到的种种非难获得了圆满解决。在邓小平人才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的知识分子政策发生了历史性的大变化。

(四)尊重其他中央领导人的意见,相互支持,相互补充,共同促进党和国家的事业。

对其他中央领导人批示的“内参”,邓小平该表态的就表态,该支持的就支持,该赞成的就赞成,该强调的就强调,态度鲜明,毫不含糊。举例为证:

其一,1978年8月2日,邓颖超看到《情况汇编》上刊登的《“八七会议”到底是在哪里召开的?》一文,批示道:“据我知道是在汉口召开的。邓小平副主席和李维汉都是参加那次会议的人,向他们核实一下就明确了。”邓小平看到邓大姐的批件后,作出批示:“我只能肯定是在汉口原德租界一幢一楼一底的小洋房里开的,哪条街几号不记得了。可能李维汉同志回忆得起。”

其二,习仲勋写信反映大陆派往香港工作的人员中存在违法乱纪问题,邓小平于1988年7月4日阅后批示:“各方面反映,派在香港的人和机构(公司等)非常庞杂和混乱,贪污腐化、违法乱纪的人不是个别的。建议设立一个专门小组,花一年时间,进行整顿,撤回一批机构。对于犯罪的人,不管其后台是谁,都要迅速、从严处理,发现一个处理一个,发现一批处理一批,决不手软。”

(责编:孙琳、王新玲)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