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此联作者为清代钱塘人何瓦琴,擅金石篆刻,集王羲之《兰亭序》中的16字成此联句。鲁迅先生在1933年2月“淘”得清人书籍,中有此联句。3月初,鲁迅将其书写成条幅,赠给斯时亦在上海的著名共产党人瞿秋白,以表达遇合“知己”的欢喜之情和志趣相契的“同怀”之感。瞿秋白非常珍惜,将此作品郑重地挂在当时避居的东照里亭子间卧室墙上。且看鲁迅赠瞿秋白对联全文:
疑仌道兄属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洛文录何瓦琴句
上款中“疑仌”即指瞿秋白,他有一笔名是“何凝”。“凝”拆开就是“疑仌”。属,即嘱,谓对方要求书写。这是鲁迅谦虚的说法,表示对瞿秋白的尊重。下款“洛文”是鲁迅的笔名。据传,1930年初,国民党浙江省党部呈请“中央”通缉“堕落文人鲁迅”。鲁迅先生遂以“隋洛文”为笔名“回敬”,有时简为“洛文”。
鲁迅先生与著名共产党人瞿秋白之间的友谊早已传为佳话。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召开,瞿秋白被解除了中央领导职务。会后,瞿秋白留在上海养病(肺结核),进行文艺创作和翻译。此时,两人虽未见面,神交已深。1932年夏,瞿秋白由冯雪峰陪同来到鲁迅家中。初次会面,一见如故。两人畅所欲言,及至中午,仍感意犹未尽,鲁迅略备酒菜,两人边饮边谈。直至夜幕降临,两位文学巨匠孩子似的拥抱而别。之后,两人在写作和左联工作上亲密合作,肝胆相照。瞿秋白夫妇曾四次躲避追捕于鲁迅家中,每一次鲁迅夫妇都临危不惧,安然地接待、掩护他们。瞿秋白每月领取的生活费用十分微薄,仅够糊口,虚弱的病体难以得到调养。鲁迅深知他个性清高,断不会接受别人的馈赠,就让他翻译俄国文学作品,并利用自己的影响,助其出版、发表文章,以稿酬贴补生活。瞿秋白也投桃报李,1933年春,呕心沥血编成《鲁迅杂感选集》,并撰写了长达1.7万字的《序言》。这篇《序言》见解精辟,较为全面、科学、公正地评价了鲁迅及其杂文。鲁迅阅稿时,指间烟蒂烧到手指也浑然不觉,阅后心折不已,感慨道:“分析是对的,以前就没有人这样批评过。”
隔了近80年的时空,细赏此书法条幅作品,尤觉味醇:全联十六个字,熔楷、草、篆、隶于一炉,笔笔平和轻松,结字稚拙天真,点画间略无萦带,堪称鲁迅先生的书法代表作。且通篇满溢出的一派真挚欢喜之情,就像小孩子似的毫不设防地张开臂膀,扑向人怀。
“同志”已是珍贵,“同怀”却似乎需要有更深沉幽微的精神契合。此条幅作品应是这段高山流水之交的绝好见证,又似乎启示了他们深厚情谊的一个重要的隐因:相似的中国传统文人的素养和气质,尤其是对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高雅艺术如诗词、书画、金石的共同雅好,使他们之间有了更多的心灵秘语。
鲁迅的祖父和瞿秋白的叔祖都是封建官僚,到父亲一代都衰败下来。鲁迅出生于“兰亭”胜迹所在的绍兴,7岁上私塾,12岁慕名入三味书屋,塾师寿镜吾是越中宿儒,书画修养不俗。且鲁迅从小痴迷书画,一本积攒压岁钱买的《金石录》常在手头翻看,连下乡走亲戚也不忘随身携带。瞿秋白的父亲瞿世玮则信奉道教,好老庄之术,通医药、擅山水画,喜爱篆刻。母亲金璇喜爱诗词,写得一手好字,颇有旧学根底。可以想见,两人的成长都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加上天赋使然,颇得诗词、书画、金石等个中三昧,交流起来自然能“心有灵犀”。例如,1931年12月,瞿秋白第一次在鲁迅家里避难时,就以雪地枯松的水墨小品作底,将自己北京求学时期作的一首七绝《雪意》书录给鲁迅,并加上一段跋文:“雪意凄其心惘然,江南旧梦已如烟,天寒沽酒长安市,犹折梅花伴醉眠,此中颓唐气息今日思之恍如隔世,然作此诗时正是青年时代殆所谓‘忏悔的贵族’心情也,录呈鲁迅先生。”这首诗写于1917年,其时瞿秋白母亲自杀,家境破落,前程迷惘。时隔十多年,场景虽转换,但遭受排挤后的凄凉心境与当年十分相似。另有1932年12月28日,瞿秋白读《申报?自由谈》,以小行草书录新作七绝一首,寄赠鲁迅:“不向刀丛向舞楼,摩登风气遍神舟,旧书摊畔新名士,正为西门说自由。”书迹清秀劲健,风神透脱。书、印互辅,鲁迅、瞿秋白习书之外又都能治印。《鲁迅杂感选集》初版书末版权页“版权所有”一栏中就印有瞿秋白亲自篆刻的“何凝”印迹。印章为牛角质地,高3厘米,每边1.2厘米,一直由鲁迅保存。瞿秋白牺牲后,《鲁迅杂感选集》于1936年9月再版,版权页上的“何凝”印迹依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