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解密:陈独秀与马林的恩恩怨怨

○徐光寿(上海)
2013年01月04日08:4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合作中的矛盾

从西湖会议经党的三大到马林调离的一年多,尽管陈独秀和中共中央接受了“有条件的加入”,可他思想上并未完全接受,以后还有反复。但对陈独秀而言,这毕竟是人生一次重要的政治转变。更重要的是,党内合作并未成为全党一致行动,党员乃至中央委员中都有大量艰巨的说服教育工作要做。所以,陈马之间虽然一直密切合作,但由于“国民党始终怠工或拒绝”,也由于共产国际内部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意见,所以合作中也存在困惑和矛盾。

一是率先加入国民党,以实际行动推动党内合作。党内合作的阻力来自国共两党。西湖会议后,陈独秀与李大钊、马林一起拜访蛰居沪上的孙中山,正式提出国民党改组、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实行党内合作。陈独秀等由孙中山主盟正式加入国民党,成为中共第一批跨党党员。此外,陈马联手推动并应邀参加了孙中山于1922年9月4日召开的国民党员会议,讨论如何改进国民党的问题。孙中山指定陈独秀加入国民党改组委员会,并起草国民党党纲和总章。不久,陈独秀即向改组委员会提交了由他起草的、旨在让国民党彻底改头换面的党纲和组织机构草案,以致引起一些国民党人的怀疑和污蔑。

对于陈独秀这个阶段的工作,马林比较满意,甚至抱怨共产国际让陈独秀在这个时候离开中国去开共产国际四大。他认为,领导我们的同志开展政治宣传,则非陈莫属;陈对国民党的改组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党的三大后,他甚至认为,只有像陈独秀这样的人物才能通过在国民党内部展开宣传去促进国民党的新生。所有这些都表现了马林对陈的满意和信任。但共产国际执委会仍不满意。在共产国际四大上,尽管陈独秀按照马林的观点阐述了中共的主张,但还是受到来自共产国际高层的猛烈批评和教训,尤其是会后提出的《关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决议》,更是明确决定“中国共产党党员留在国民党内是适宜的”,目的是“对国民党施加影响,以期将它和苏维埃俄国的力量联合起来,共同进行反对欧洲、美国和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显然,陈独秀还是没有跟上形势的发展,因为对此时的苏俄来说,国共合作已经让位于孙苏联盟,中国革命利益已经让位于苏俄国家利益。

二是一唱一和,从理论层面为党内合作扫除障碍。陈独秀除与马林主持筹备党的三大外,将重要精力用在理论阐释和思想引导上,以说服党员接受党内合作方式,也为缓解来自国民党方面的怀疑和担忧。陈独秀经过长时间的苦苦思索,相继推出以《国民党是什么》、《资产阶级的革命和革命的资产阶级》、《中国农民问题》和《中国革命与社会各阶级》等一批代表性著作,其中不乏对国民党的称赞及对共产党的贬损,甚至提出了后来被批为“二次革命论”的右倾机会主义等错误言论,但归根结底,陈独秀的用意十分明确:代表中国共产党表明政治态度,即首先帮助资产阶级的国民党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这不仅是为了统一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更是为了打消国民党内在国共合作问题上存在的种种疑虑,推动合作早日实现。

三是在党的三大上,陈马两人联袂出击,排除干扰,使党内合作成为全党行为。会前,马林是“每会必到”,做了大量工作,找各地代表谈话,特别是工人代表,主要内容是交代和解释国共合作的必要性。陈独秀冒着被指为想与马林一道葬送共产党的罪名,在政治报告中批评“有的同志还反对加入国民党,其原因就是政治认识不够明确”,并与持异议的党员谈话,以扫除障碍推动合作。当张国焘等提出异议,并与马林争论不休时,陈独秀果断支持了马林,并带动了其他人。最终,促成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以20:16的微弱优势获得通过。

(责编:孙琳、王新玲)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