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盘点:用镜头为抗日烽火瞬间定格的勇士们

(山西)孟 红
2013年01月22日08:3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罗及之

罗及之,江苏南通人,“七?七事变”前已是上海有名的摄影师。抗日战争爆发后,深爱祖国的罗及之毅然决然投奔到祖国的抗日救亡运动中来。

罗及之急于上前线,拍摄中国军队抗击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的新闻纪录。要上前线,需要有军委会政训处的证明, 不然,会被当作汉奸抓起来,搞不好还有可能会被枪毙。这样,罗及之参加了当初还设在武汉杨森花园的中国电影制片厂。穿上军装的罗及之,恨不得生出三头六臂,多拍一些中国军队打胜仗的镜头。可惜,那时大半个中国,都是前方战士惨遭屠杀,后方百姓惨遭轰炸的悲怆场面。

但是,中国仍然不乏顽强不屈、骁勇善战的部队,这就是威武英勇的八路军将士。1937年9月,罗及之在西北战场采访,时值八路军在平型关打了大胜仗。他闻讯兴奋不已, 即刻勇敢地奔赴战斗的最前线,拍摄了八路军向前挺进,克服平型关,一举歼灭日军1000余人,俘虏日军将领,缴获大批战利品的镜头。同时,有幸拍摄到了声名远扬的朱德总司令的高大形象。从而,使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民,第一次在银幕上目睹了传说已久的中国红军总司令朱德的风采。

为了能尽早将这批珍贵的底片冲洗出来,罗及之不避风雨,不顾险阻,披星戴月,跋山涉水,骑上一匹快马从西北前线直奔武汉,却不慎中途坠马负伤。当他到武汉时,竟被加以“擅赴共区”的罪名,险些受到处分,幸而八路军的副总司令彭德怀正在武汉,又逢国共合作较好的时期,由彭德怀出面向有关方面周旋,罗及之才得幸免遭殃。

在影片刚做完后期工作、还没有对外发行的一天晚上, 彭德怀带了二十几位指战员,从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到杨森花园中国电影制片厂来看“毛片”。放映室只为配音工作人员准备了不到10个座位,接待的人一下子傻了眼。正在手忙脚乱地找椅子寻板凳时,彭德怀伸手劝阻了他们。彭德怀带头席地而坐,并笑呵呵地对工作人员说:“就地取材,这样, 不是很好吗?”同来的八路军指战员也跟着纷纷坐在了地上观看。

彭德怀对这部纪录片非常满意,当场对罗及之和其他工作人员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希望摄影师多上前线去,多拍新闻纪录片。不久,彭德怀带上制作成功的《八路军平型关大捷》回到了西北前线。

随后,这部新闻短片选入《抗日特辑》第二集,发行到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各地,并与《中国抗战电影特辑》一起,又发行到巴黎、日内瓦、利物浦等地。利物浦的华侨看到《抗日特辑》中平型关战斗大获胜利时,还在当地掀起了支援中国抗战的献金运动。

《八路军平型关大捷》传播到海内外,用一个个在战火纷飞中拍下的真实镜头,将这支传奇式的队伍,第一次在电影纪录片中以真实的形象展现在全世界人们面前。全世界的眼光都聚焦到抗战中国,聚焦到八路军,聚焦到朱德总司令的身上。《八路军平型关大捷》的公映,引起国内外极大的轰动,尤其是放映到俘虏了日本侵略军官兵和缴获了大批战利品的部分时,观众无不报以经久不息的热烈的掌声。

罗及之拍摄的这部著名纪录片,不仅在当时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中坚作用和希望之所在,鼓舞了抗日军民的斗志,而且它还有着非同凡响的文献价值。就凭这部纪录片,罗及之也可称得上是抗日战争的功臣之一。更何况在抗日战争期间,他在重庆还拍摄了《东亚之光》和《血溅樱花》等颇受赞赏与欢迎的抗战故事片。

(责编:孙琳、王新玲)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