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盘点:用镜头为抗日烽火瞬间定格的勇士们

(山西)孟 红
2013年01月22日08:3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韩仲良

韩仲良,20世纪30年代末进入影坛,曾拍摄了十余部优秀的电影、戏曲作品。

1932年1月28日,日军侵略上海,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示对日本的仇恨。韩仲良却一刀砍伤自己的手指头,用血书写了“抵制日货”几个大字,以表示他和日本帝国主义誓不两立的决心与一颗赤诚的爱国心。

韩仲良的“大难不死”近乎神话一般。一次,他从印度拍新闻片回重庆途中,飞机撞毁在半山腰,他将摄影机保护在自己怀中,从半空中落下,人摔伤了却幸存性命。另一次是他拍外景归来时,所乘汽车与火车相撞,他又是紧抱摄影机,活着回来。

最引以为豪的是,韩仲良是中国惟一一位只身远赴日本去拍摄日本军国主义者签字投降仪式的历史见证人。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之际,中国电影制片厂又派出摄影师韩仲良,前赴“米苏里”号军舰,当场拍摄了日本向同盟国签字投降的新闻纪录片,为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记录下了重要的瞬间。

9月2日,在“米苏里”号军舰上,每个摄影师的位置都早期作了分配。美国出员120名,英国、苏联、加拿大都有6至8人。而作为中、美、苏、英四强之一且代表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的大国则仅有一位,那就是韩仲良。

韩仲良事先把外围的景物拍好,将要用的器材都放在了准确的位置上。投降签字仪式前后一共进行了22分钟,韩仲良总共抢拍了6卷片子,700多英尺。他还注意到,当日本代表重光葵取笔签字时,才发现自己的笔里没有了墨水,只好临时借用了美国代表的笔来签字。

9月9日,韩仲良亲自剪接的日本投降签字仪式的新闻纪录片,首先在重庆国泰大戏院和惟一电影院与观众见面。而且他的这个著名纪录片还抢在了美国片子的前面,为此,他更加为中国人民的抗战胜利以及自己这一拍摄行为的胜利而引以自豪。

在中国电影制片厂,人们用四个“最”字来形容韩仲良:最正直、最敢说话、最能吃苦、最卖力工作。他连续拍摄了《八千里路云和月》、《丽人行》、《三毛流浪记》等影片。他建国后摄影的《武训传》(上下集),其摄影技术和艺术成就相当显著。

(责编:孙琳、王新玲)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