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张丁:4万封家书唤起300年民间记忆

芮雪
2013年02月05日08:20   来源:北京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困境:无处安放的家书

  很多人对张丁辞去央视工作的行为不理解,这些家书能创收吗?况且,不仅仅是经济问题,随之带来的是,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一定程度的丧失和许多昔日朋友的疏离。

  既然已经选择放弃,张丁心里或许早有准备,他觉得自己可以褪尽浮华与喧嚣,回到普通人的奔波生活中。他明白那些名和利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享有,懂得舍与得,才能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他常对朋友和家人说:家书内容的广博和抢救家书工作的繁杂,若非沉入其中难以体会,有多少时间都不会充足,有多少人手都嫌不够。工作做得越细,成果才会越大。许多事必须亲自动手,全情投入。

  没有人知道,在此刻,张丁的家中正充满着压力与焦躁的气氛。张丁的爱人心理承受着巨大压力,身体常常忍受病痛的折磨,生活的开销,全部倚仗她做教师所赚的工资,而且常常入不敷出。多年辛苦攒下的积蓄已经快花完了,女儿则处于从幼儿园转入小学的阶段,学习很不适应,她不明白爸爸为什么整天沉浸在那些书信中,少与自己交流。这一切都让张丁感到万分愧疚,然而却无能为力,他无法为了现实的困难放弃家书,放弃这份担当。

  在办公室内,几乎每天都要为电话费、邮寄费、电费等各种琐事花费,却没有资金进账。征集来的家书越来越多,本来应该扩大办公面积,却因房租问题,把两间缩减到一间。到年底的时候,几个合伙的兄弟熬不下去,都一一离开了。最后走的是张海鹰,他爱这个工作,所以迟迟没舍得放弃。但是一番挣扎过后,窘迫的现实状况还是让这个在北京赤手空拳打天下的外地汉子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最初的梦想。一切都在为生计让路。

  留下来的只有两个执著于家书的人——张丁和小张,还有那些日益放不下的家书。

  房租拖欠八个月了,小张有些不忍心,犹豫了很久,终于忍不住了,自己主动上前说:把我辞了吧,我挺拖累您的,这样就可以省下一份工资。也许在这个时候,唯一最理解张丁处境和压力的,就是这个淳朴善良的女孩。张丁很乐观地鼓励小张,说一切会好起来的。

  在那样的日子,他常常用这样的话和小张共勉。他爱说,选择家书就是选择寂寞,板凳是冷的,但我们的心是热的。

  有一段时间,他连续给中央、文化部、国家博物馆写信,手写的小字一页又一页,然后就是无休止的等待。相关领导也表示支持,但是就是无法给家书提供一个落脚的家。

  在2006年的时候,张丁开始到了借钱养家书的地步,他甚至想到了靠办培训班来创收,但事情没有进展下去。他缺少“忽悠”的功夫,又舍不得花时间在商业运作上。在处境最艰难的阶段,张丁接到一个电话,是在国家部委当处长的一位老同学打来的。同学劝他赶快放弃家书这摊事,说那不是新生事物,主流人群和领导都不关注,没有前景,不如去帮他拍一个专题片,这个项目资金充盈,张丁可以自己当总导演。在窘迫的现实下,巨大的诱惑让张丁也受了一点触动。但很快,他安静下来,想起抢救家书工作走过的种种艰辛,他实在没办法放下。最重要的是,那背后还藏着无数老人的嘱托,一份特殊的使命与信赖,才是坚持下去的情感力量。

(责编:孙琳、王新玲)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