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瞿秋白、方志敏狱中遗作有何不同?原因在哪?

文/窦春芳
2013年02月05日14:5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瞿秋白的亲笔诗

方志敏自述笔记

(《世纪桥》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瞿秋白、方志敏二人在狱中都留有遗作,瞿秋白的《多余的话》后来一度让其长时间背负了叛徒的罪名,而方志敏遗作中的《可爱的中国》、《清贫》两篇文章曾经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使方志敏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楷模。二人遗作形成异同的因素主要有:一是家庭环境的差异,造就了两种不同的个性,方志敏具有勤劳、俭朴、务实、善良、激情豪放的人性优点;而瞿秋白具有好学、苦思、温顺、懦弱、忍让、内敛的书生品性。二是接触马克思主义的途径不同,使得方志敏重实践、瞿秋白重理论;二人承载挫折的能力上存在着差别。三是写作的动机不同,方志敏是写给党中央的,而瞿秋白是茫然的。

1935年1月29日下午1时,因叛徒出卖,方志敏在怀玉山区被捕,被关押了192天后,同年8月6日,在南昌下沙窝慷慨就义。在狱中,“方志敏向狱方说了个谎,说要写一篇自己从事革命斗争的经过和赣东北苏区的详情,狱方一听可高兴坏了,赶快令看守所提供桌椅、笔墨和稿纸。1935年3月开始,4个月内写成15篇文章,也就是说平均七、八天写一篇,一个月写四至五篇,平均一天写1 100多字,共约十四万字左右。”[1]其中,《可爱的中国》、《清贫》两篇文章曾经被选入中小学教材,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使方志敏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楷模。与方志敏同年生、同年死,同样在国民党屠刀下英勇就义的瞿秋白牺牲后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却与方志敏迥异。瞿秋白于1935年2月24 日,在转移途中被国民党军队包围,不幸被捕,在狱中被关押了114天后,同年6月18日,在福建长汀英勇就义,“就义前,瞿秋白已清醒地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了,他沉着、镇定,挥笔写下了多首诗篇,现在流传下来的共有7首,瞿秋白还把曾经拥有过的浪漫、热情、执着、苦闷、困惑、坚定等等,以本来的面目留在2万多字的《多余的话》中,就是这篇《多余的话》后来一度让瞿秋白长时间背负了‘叛徒’的罪名。”[2]让我们回顾历史,从二人的处境、性格、成长环境等诸多因素,来分析形成二人狱中遗作的异同因素。

(责编:孙琳、程宏毅)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