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抗日战争时期《滕杨方案》生产节约渡难关

滕久昕
2013年04月24日09:2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滕杨方案》的出台,极大地调动了党政军民努力生产、厉行节约的积极性。从八路军到军区,从中共中央北方局到地方各级党组织,所有能参加生产劳动的,不论职务高低,都按《滕杨方案》的要求规定了生产任务,订出了节约计划。八路军总部机关当年就开垦500多亩,并在开垦出来的土地上种上了谷子、豆子、玉米、土豆、萝卜等,放眼望去,满山遍野,绿油油的一片。由于大家干劲大,土地肥,总部种的庄稼大都获得了大丰收。

由于生产节约与个人利益挂钩,各基层单位在执行《滕杨方案》中,都能充分发挥积极性,从一点一滴做起。太行军区特务营一连,以往每月烧柴要用5000元,执行《方案》 后,每月只用2000元就够了,节约率达到60%。他们种的粮、菜除本连食用外,每班还向军区上交蔬菜0.6万公斤、上交粮食30公斤。

地方党政机关执行《滕杨方案》后,也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绩。1944年太行区党政机关新垦荒地7629亩,共种地10332亩,生产细粮10.5万公斤,蔬菜75万公斤,平均每人自给两个月粮食和全年的蔬菜。《滕杨方案》的公布实施,充分调动了机关部队参加生产的积极性,把太行山的大生产运动推向了高潮。

父亲在《坚持了六年抗战的八路军》一文中,总结了八路军开入华北战场,转战敌后六年以来的情况后指出:“面对敌我斗争进入空前紧张与残酷的局面,我们要更好的发扬我军艰苦奋斗英勇牺牲的光荣传统,我们应学习殉国先烈的尽忠国家民族,热爱劳动人民的革命品质,我们应保持高度的民族气节和革命气节,要有战胜任何敌人的勇气和牺牲一切的决心,才能把在望的最后胜利争取得手。”方案的贯彻执行,不但使根据地军民胜利地渡过了抗日战争的最困难时期,而且给中国共产党在后来对于经济建设工作的领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拥护和欢迎,是因为它在当时敌后抗战的条件下,正确地处理了生产和分配的关系,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消费和积累的关系。

解放以后,许多研究根据地经济问题的同志认为,《滕杨方案》是在艰苦的战争年代创造性地执行“公私兼顾”经济政策的一次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分配原则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次实验,是对传统的平均主义和忽视个人利益的“左”的做法的一次改革,是把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具体运用于战争环境的一个伟大的创造。它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对于我们现在推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其他改革,仍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和诸多的启示。

(作者滕久昕系滕代远之子)

(责编:王新玲、孙琳)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