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荣获3枚一级勋章的47位开国上将功勋榜(五)

○欧阳青(解放军)
2013年05月20日13:4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1948年12月,在平津战役中,邓华奉命指挥3个纵队夺取天津的海上门户塘沽。他经过实地勘察和试探性攻击后,发现海上敌舰艇炮火强盛,地面上河沟纵横,对我军强攻显然不利,不如直接强攻天津市区,同样可以封锁北平之敌军的海上逃路。他把自己的意见与兄弟纵队的领导进行交流,结果大家看法一致。于是,邓华向平津前线总部拍发了电报。后来,毛泽东给林彪等回电,同意放弃攻击塘沽,用5个纵队攻取天津的建议。1949年1月14日,邓华指挥两个纵队由东向西突破天津守军防御,为29小时攻克天津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9年12月,时任第四野战军第十五兵团司令员的邓华,奉命准备渡海解放海南岛。在叶剑英的领导下,经过反复研究,邓华决定采取积极偷渡,分批小渡,与主力最后强渡相结合的作战方针。1950年3月5日,邓华统一指挥两个军,以木船为主、配以部分机帆船作为航渡工具,突破敌人海军军舰、空军飞机、海岸炮兵立体封锁,一举成功登陆海南岛。接着,在海岛陆地作战上,双方势均力敌,但我军气势更盛,战术更高,最后战胜敌人。历时58天的海南岛战役,既是邓华军事生涯中的经典之战,也是我军首次大规模渡海作战的成功范例。

1950年10月8日,中共中央、毛泽东决定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时,邓华被任命为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作为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第一助手,跨过鸭绿江,赴朝参战。

按原计划,志愿军先派两个军过江赴朝。而此时“联合国军”的地面部队有5个军,还占有海空军优势。一向实事求是的邓华感到,我军必须具备优势兵力才能取得初战胜利,于是,他和副司令员洪学智连夜向彭德怀提出建议。邓华直言应该一次派4个军入朝,洪学智也认为,一旦美军飞机把鸭绿江大桥炸掉,部队再想及时过江就困难了。彭德怀觉得他们说得有理,第二天一早就致电中央军委,建议志愿军首批4个军全部过江。毛泽东随即复电同意。

后来,邓华进一步研究敌情和战场形势,建议继续增调部队,得到彭德怀的认可并向中央报告。不久,就有了第九兵团3个军及第六十六军提前北上的决策。

10月25日,邓华协助彭德怀指挥志愿军6个军发起了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第四十军在温井打响了战争第一枪。由于我军指挥有方,战役突然,战术对头,经过12天激战,歼敌1.5万人,一下子就将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赶到了清川江以南,第一次战役我军大获全胜。

部署第二次战役时,邓华提出的作战方针是“内线作战,诱敌深入,各个击破和歼灭敌人”。具体兵力配置是西线6个军,东线3个军。得到志愿军党委的批准。第二次战役的战果更大,歼敌3.6万人,扭转了战局,奠定了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基础。

随后,邓华协助彭德怀指挥了第三至第五次战役。志愿军基本上都实现了预期的战役目标。第五次战役结束后第二天,美军著名将领魏特迈在美参议院作证时说:朝鲜战争是一个“无底洞”,看不到“联合国军”有胜利的希望。因而,美方被迫于1951年7月10日在开城与中朝方面进行停战谈判,邓华作为中方代表出席停战谈判会议。

在胜利面前,邓华很冷静。志愿军原准备再发起第六次战役,举行更大规模的运动战。邓华分析认为,敌我装备悬殊,我方又供应困难,如果想在一次战役中歼灭敌人多少个建制师,迅速结束朝鲜战争,是不可能的。于是,他在开城向彭德怀和中央军委写报告,提出如我军以现有力量和装备进行战役攻击,伤亡和消耗都会很大,对我军很不利,不如以防御为主,适时进行一些战术反击。

毛泽东对邓华的建议十分重视,他经过思虑后,果断决定停止发动第六次战役。此后,志愿军在战略上作出了重大改变,由运动进攻为主转为阵地防御为主,直至最后停战。

作为一名勤于思考、善于分析的优秀将领,邓华总是在关键时刻,大胆讲出符合客观实际的准确看法,让决策者最终作出正确的选择,体现出了邓华的有勇有谋和对战略或战役全局的敏锐把握。对此,彭德怀多次表示:邓华作战勇敢,细心,出了些好主意,是个好帮手。

1952年6月11日,邓华担任志愿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他指挥的中朝军队总兵力已达150余万。为了掌握战争主动,邓华指挥志愿军进行了全线性反击作战。接着,为了粉碎敌人的“金化攻势”,志愿军又发起了著名的上甘岭战役。

1953年5月,邓华指挥中朝军队发起夏季反击战役,经过历时1个月、共两次进攻作战,我歼敌4.5万人,促使停战谈判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这时,南朝鲜李承晚集团企图破坏停战的实现,激起了中朝人民的满腔愤慨。邓华向彭德怀报告应再打一仗,好好教训李承晚。彭德怀立即同意,并向毛泽东请示。毛泽东答复,再打一仗,“极为必要”。于是,7月13日夜,邓华指挥了著名的金城反击战役。此战役是抗美援朝的最后一战,经14天战斗,我军歼美伪军5.3万余人,向南扩展阵地140余平方公里,拉直了金城以南的战线,迫使美方于7月27日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至此,历时3年零33天的朝鲜战争以朝中人民的胜利宣告结束。

邓华作为仅次于彭德怀的志愿军高级将领,从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到朝鲜前线签订停战协定,参与指挥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所有重要进攻与防御行动,为志愿军取得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党史纵览》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责编:孙琳、王新玲)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