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荣获3枚一级勋章的47位开国上将功勋榜(五)

○欧阳青(解放军)
2013年05月20日13:4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党史纵览》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张爱萍:指挥一江山岛陆海空联合作战闻名遐迩

一代名将张爱萍一直以军政全能、文武双全,擅长诗词、书法和音乐而著称,被誉为“军中才子”、“马背诗人”。

张爱萍虽然进入主力红军的时间较晚,直到1934年9月,已24岁的他才被分配到红三军团第四师第十二团任政治委员,但是他的革命资历却比较老:15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16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8岁转入中国共产党,19岁为坚定革命志向而改名,20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

说起改名,就要提起张爱萍的原名张端绪。改名的缘由是他憎恨鱼肉人民的“川陕边防督办”军阀刘存厚。为了打倒军阀,就必须要有武装;为了革命到底,就会有流血牺牲。这是年轻共产党员张端绪的想法。于是,他把“张端绪”改为“张爱萍”。萍的含意,一为浮萍,漂泊不定;一为青萍,即宝剑,斩杀不平!再加上一个“爱”字,更彰显其革命信念。

1934年11月,时任红四师政治部主任的张爱萍参加了长征中突破敌人第四道封锁线的湘江之战。1935年1月,张爱萍在师长张宗逊负伤、师政治委员黄克诚生病均暂离指挥岗位的情况下,责无旁贷地挑起指挥红四师参加土城战役的重任。在正面主攻郭勋祺的青杠坡战斗中,红四师英勇奋战,给川军的“模范师”以严重打击。1935年2月,红三军团由3个师缩编为4个团,张爱萍任第十一团政治委员。紧接着,他率部参加了夺取娄山关、攻克遵义城、坚守老鸦山等一系列战斗。作战中,红十一团不是担任前卫,就是负责主攻,为红军长征途中取得的第一个大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5月中旬,红军在向大渡河进军途中,张爱萍又改任第十三团政治委员。

6月18日,在经历了抢渡大渡河与凶恶敌人的战斗,翻越夹金山与恶劣环境的博弈后,中央红军到达懋功地区,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兴奋不已的张爱萍赋诗一首——《翻夹金山》:

夹金六月犹飞雪,

红军渡泸从头越。

夜宿南麓孤月升,

晨攀北峰冷日斜。

银海茫茫鸟兽绝,

寒风凛凛休停歇。

狂喜两军巧会师,

欢声雷动天地裂。

8月的盛夏,混合编为左、右两路军的红一、四方面军继续北进。第十三团作为右路军的先锋之一,经过艰难跋涉,终于通过了人迹罕至、气候无常的数百里茫茫草地。到达班佑地区后,张爱萍不禁赋诗一首《过草地》:

绿原无垠漫风烟,

蓬蒿没膝步泥潭。

野菜水煮果腹暖,

干草火烧驱夜寒。

坐地随意堪露宿,

卧看行云逐浪翻。

帐月席茵刀枪枕,

谈笑低吟道明天。

(责编:孙琳、王新玲)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