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邓小平在莫斯科:一个革命者和未来改革者思想的形成

〔俄〕潘佐夫、斯皮恰克 著陈鹤 译

2013年07月26日09:2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1926年8月12日,思想不断发展的谢德尼科夫在自己的一篇经典作文中写道:“中央的权力是自上而下的,必须完全服从首长的指令……民主不总是一成不变的概念。扩大或是缩小民主取决于周围环境的变化。例如,在革命前的俄国不可能扩大民主。在现今的中国也同样是不可能的。”(俄罗斯国家社会政治历史档案馆,全宗530,目录2,卷宗15,第42页。)

中山大学党支部定期给邓小平做出积极的评价。1926年6月16日中山大学中共党支部的一份“党员批评计划案”中记载:“一切行动合于党员的身份,无非党的倾向”;“守纪律”、“对党中的纪律问题甚为注意,对一般政治问题亦很关心且有相当的认识,在组会中亦能积极参加讨论各种问题,且能激发同志讨论各种问题”;“党的大会和组会从无缺席”;“党指定的工作能切实执行”;“与同志们关系密切”;对功课“很有兴趣”,“努力学习可以影响他人”;“对党的认识很有进步,能在团员中树植党的影响”;“能做宣传及组织工作”。(参见:《邓小平年谱(1904—1974)》(上),第29—30页。)在另一份中山大学党支部1926年11月5日的鉴定中强调:“多佐罗夫是一个十分积极、精力充沛的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联共(布)候补党员)。是校团委的优秀组织工作者。遵守纪律,自制力强,善于学习,多佐罗夫同志在校团委的组织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经验,进步很快。积极参加社会工作,同他人保持同志关系。学习优秀、党性强(单独开展工作——单独做国民党党员的工作,被指派做这项工作的都是最优秀的党员)。该同志最适合做组织工作”,“由于邓小平良好、自觉而积极的工作表现”,(参见邓希贤(多佐罗夫)个人档案,俄罗斯国家社会政治历史档案馆,全宗495,目录225,卷宗1629,第1—4页。)1926年10月9日,在邓小平担任党小组组长的第7学习小组全体会上邓小平由联共(布)候补党员转为正式党员。

在自己的品德计划案中邓小平也像对党组织那样很好地介绍了自己。学校每几百名男生才有二三十名女生,邓小平不像大多数男同学那样对女生纠缠,而是表现得非常保守。他真心爱上了一位俄文名叫多加多娃的姑娘。她苗条、可爱,短头发,细而黑的双眉,微微丰润的嘴唇。邓并未做出任何举动,而是把全部时间用来学习和做党的工作。他只知道这个姑娘的真名叫张锡瑗,1907年10月28日出生在直隶省房山县良乡火车站的一个铁路工人家庭,比邓小三岁,在邓小平到莫斯科前两个月和陈绍禹一路从中国来到莫斯科,几个月后,也就是1925年12月在莫斯科加入共产党。张锡瑗在另一个小组学习,也同邓小平一样进入校团委组织局。说实话,她学习并不是很主动,常得3分。党务工作做得也不是都很顺利,有一次她甚至得到“没完成党交办的任务”的评价。(参见多加多娃个人档案,俄罗斯国家政治社会历史档案馆,全宗495,目录225,卷宗1669。)她也没发生什么浪漫的事:应该做的是争取组织的信任。(直到1928年邓小平和张锡瑗才恋爱结婚。也就是在邓小平回国一年,张锡瑗回国半年以后。他们在上海举行了婚礼,之后他们同在设于上海的中共中央秘书处工作(参见《郑超麟回忆录》,第203页。))

中国形势在急剧发展。1926年春,蒋介石成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1926年7月开始了最早由国民党创始人孙中山设想的意在结束当时中国各省军阀割据的北伐。在中国西北的蒋介石的联盟军被称为国民军,其总司令冯玉祥在1924年10月起义反抗本派军阀吴佩孚,占领北京之时即已声明支持国民党。冯玉祥向苏联求援,苏联很快派来了几十名军事顾问,随后又提供了超过600万卢布的武器装备。但就在北伐开始前3个半月,冯玉祥遭到来自北方军阀的沉重打击。1926年5月初,冯玉祥举家前往苏联——进行争取苏联扩大军事援助的谈判,并“静待中国事态发展”(参见《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文件集》,莫斯科,1996年,第2卷,第228、281页。)。此时,蒋介石的北伐成功开始,7月11日其受国民革命思想鼓舞的部队打了对军阀吴佩孚的第一个胜仗,占领了湖南省会长沙。

(责编:张湘忆、赵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