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文献》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摘要]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看毛泽东的理论创新,应该是理解哲人毛泽东的一个很好的视角。毛泽东是中国革命斗争历史选择的引领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的合格的哲人;他在正确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写下了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有创新发展的一些重要历史性文献,如《反对本本主义》、《寻乌调查》、《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等,毛泽东的创新观点和实践探索是符合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历史进程的;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理论贡献,是我们党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他的经典著作《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成为指导人们认识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毛泽东终身坚持马克思主义矛盾观,他所发展和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矛盾观也给今天的人们以希望和信心。
[关键词]毛泽东;认识论;矛盾观;理论创新
马克思有一句经典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2页。)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看毛泽东的理论创新,应该是理解哲人毛泽东的一个很好的视角。
一、历史需要合格的哲人
早在学生时代,毛泽东就开始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他一面深入群众苦苦求索,一面博览中外典籍,从高度的理论自觉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他找到了依靠广大民众、武装工农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革命道路辽阔而艰辛,不能没有科学理论和伟大哲人的引导。“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时势造英雄,时势需要英雄,需要集理论和实践于一身的领袖人物,需要领袖人物从复杂的国情中分析并清晰地指出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毛泽东的一生,是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一生。艰辛的中国革命道路,需要在分析国情、政情、党情、军情、民情等多方面情况的基础上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指导理论。这种理论上的创新不是从某一部门、某一方面制定一些具体办法,而是从哲学高度上,从根本的世界观上寻找贯穿一切的路线和方法,综合性地解决问题。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并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创新。这种创新,在毛泽东哲学思想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毛泽东在进行这种理论创新的过程中,既有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又有充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和改造社会制度的高度自觉;既具有综合分析中国革命和中国国情的理论思维能力,又具有伟大革命家的勇气和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