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张爱萍任江浙省委军委书记经过

刘晓滇    刘小清

2013年09月23日08:21   来源:《党史博览》杂志

原标题:张爱萍任江浙省委军委书记经过

游击短训班的主讲人

上海战事越来越严重,中共江浙省委对于“八一三”抗战的前景作了充分估计。江浙省委认为,国民党军队一定会从上海撤退,日军一定会占领上海。上海一旦沦陷,省委军委秘密隐蔽在市区来指挥农村的游击战,肯定不方便,也不利于地下工作的开展。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张爱萍准备离开上海饭店,拟将省委军委迁到农村去。考虑将来在农村开展游击战的需要,张爱萍又组织开办了游击短训班,培训对象是做难民工作的学生党员,学习内容是如何组织游击队和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张爱萍自然是训练班的主讲人,同时负责授课的还有吴克华。

当时有学员向张爱萍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们讲的都是红军在山地打游击的经验,现在上海的周围地区都是平原水网地带,该怎么打游击呢?”

张爱萍被问住了,因为他确实还没有研究过在平原水网地区如何开展游击战争。课后,张爱萍和吴克华等省委军委的几名同志一起讨论研究,认为上海外围的广大农村地区虽然是平原河网地带,但农村广阔,村镇稠密,人口众多,日军不可能占领所有村庄,它只能控制城市及某些重镇。而我们则可以在有条件的各村庄里分散秘密组织游击队,白天分散在各村,晚上集中起来打游击。等到队伍发展了,再根据实际敌情,相对集中行动,进而发展成游击军,进行较大规模的作战。简言之,即采取分散、隐蔽的办法,昼伏夜出,相机打击敌人。

张爱萍把这一设想提交江浙省委和刘晓讨论。省委同意张爱萍他们提出的上海外围农村是可以开展游击战争的观点,也同意他们的初步设想。张爱萍把这一意见再带到训练班去请大家讨论。学员们表示,虽然没有打过仗,但却赞成张爱萍的观点,觉得是可行的。训练班结束后,这些学员分别被派到苏南、苏北和浙东游击区参加敌后游击战争。

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张爱萍与江浙省委军委正准备撤出上海到郊区开展工作时,突然接到在南京的中共代表团的指示:以省委军委为主组织外县工作委员会,张爱萍兼任书记,原省委管外县工作的吴仲超为副书记。然而非常时期,情况可谓瞬息万变。很快,中共代表团又有新的指示:张爱萍和吴仲超立即前来南京接受新任务,准备到浙江去工作。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情况,张爱萍向省委书记刘晓建议:“是不是先派吴仲超一人到浙江,我仍撤到上海郊区组织游击战?”

这时,张爱萍更多考虑的仍是在上海郊区组织游击战,因为那是毛泽东在延安交给他的任务。

但刘晓有些为难,认为中共代表团的指示必须执行。于是,张爱萍、吴仲超、陈家康匆匆启程赶赴南京准备前往浙江。

此时,日军已截断了京沪、沪杭路,并向南京进攻。张爱萍等人只能从上海坐船到南通的天生港,经泰州再乘外轮到南京。船靠码头,三人急忙赶往傅厚岗六十六号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却见人去楼空。后来得知中共代表团已经撤到武汉。

南京城此时一片混乱,周围不断传来激烈的枪炮声,国民党军队已溃退,国民政府机关也分别迁往重庆、武汉、长沙等地。

面对南京的状况,张爱萍不免大失所望。但当他发现了国民党军队在溃退时遗弃的大批枪支弹药时,眼前突然为之一亮。张爱萍对武器太敏感了。为了坚持游击战,他也一直在考虑武器的问题,没想到得来全不费功夫。

“不去浙江了,”张爱萍显得很兴奋,接着他又对吴仲超和陈家康说,“把这些枪集中起来,就地组织打游击。”面对陈、吴疑惑的眼神,他说:“老陈辛苦一趟去武汉,将这里的现状和我们的设想向周恩来和中共代表团汇报并请示。”

陈家康当即离开南京。而张爱萍与吴仲超则坐镇收枪,准备打游击。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湘忆、赵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