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毛泽东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田居俭

2013年10月24日15:4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理论来源实践,又指导实践。毛泽东吸取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教训,总结十年土地革命经验,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中,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深刻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各阶级的经济地位与政治态度,进一步明确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提出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两步走战略,即“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在此基础上,开辟了建立农村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制定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纲领和政策;创建了忠诚党的领导、忠诚人民解放事业的新型军队,发展了团结全国绝大多数人共同奋斗的统一战线。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 ,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归功于毛泽东。如邓小平所说:“一九二七年革命失败后,如果没有毛泽东的卓越领导,中国革命有极大的可能到现在还没有胜利,中国各族人民就还处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之下,我们党就还在黑暗中苦斗。所以说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这丝毫不是什么夸张。”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又领导中国人民在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继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根据毛泽东的提议,适时地提出“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从中国实际出发,采用国家资本主义形式与和平赎买政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这是中国共产党特别是毛泽东的独特创造。

马克思主义认为,对剥夺者进行剥夺即消灭私有制,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目的。但通过什么方式达到这个目的,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马克思、恩格斯曾考虑对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由于时代的限制未能将设想变成现实。列宁力图实践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由于俄国资产阶级的剧烈反抗,也未能成为现实。毛泽东立足中国实际,成功地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设想变成了现实。他科学地分析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特点,指出:“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它有革命性的一面,又有妥协性的一面。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它有剥削工人阶级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存在着剥削和被剥削的矛盾,这本来是对抗性的矛盾,但是在我国的具体条件下,可以转变为非对抗性矛盾,可以用和平的方法解决这个矛盾。” 如何用“和平的方法”解决“两个阶级的对抗性矛盾呢?”第一步是变资本主义为国家资本主义,第二步是变国家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通过具有中国特点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对民族资产阶级进行和平赎买,在改造资本主义企业的同时改造资产阶级分子,把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改造成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把剥削者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和管理者,既消灭了剥削制度,又消灭了剥削阶级,解决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实现了深刻的社会变革。邓小平对此给予高度评价,他说:“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搞得成功的,很了不起。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重大贡献。”

在毛泽东的领导者下,由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国从深受帝国主义掠夺和奴役的国家变成享有充分主权、赢得国际社会尊重的国家,从四分五裂的国家变成独立统一的国家,从人民久受压迫欺凌的国家变成人民当家作主、享有民主权利的国家,从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变成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国家。所有这些,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的必然结果。如果没有这些,中国就失掉了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备条件,中国就没有今天。反过来说,中国能有今天,就是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提供了根本政治前提。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湘忆、赵晶)
相关专题
· 毛泽东纪念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