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萧克上将的红军生涯

夏明星

2014年02月21日08:5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我们这支农民军见了世面,经受了锻炼,已能和正规部队一样打大仗了”

1930年6月间,红一军团成立,红四军一分为二:原来的第一、第二纵队和由闽西红军一部编成的第三纵队,组成一个军,仍称红四军;原来的第三纵队和闽西红十二军,组成一个军,仍称红十二军。

干部名单下来,萧克担任红四军第三纵队司令。看到任命,萧克确实有些想法:“我知道三纵队是由闽西农民军组成的,武器少且落后,人员也缺乏军事素养,我当过农军连长,知道带农民军的艰辛,现在又要去当农军司令,心里多少有些不大痛快。”

新任红四军军长林彪和军委书记谭震林看出萧克有情绪,他们就找萧克谈话,诚恳地说:“三纵队是新队伍,你要快去,我们不久就要出发打南昌啊!”

萧克一想,这是前委决定的,就慨然答应了。在汀州,萧克抓紧整编和训练部队,纵队政委张赤男主要抓部队的巩固工作。两星期后,全军在汀州开誓师大会,随即向江西出动,去打南昌。

刚从闽西出发时,1000多人的第三纵队不要说打大仗,就是长途行军都很难掌握。进入江西后,部队过乌江,那一带是赤白交界地区。一天晚上,第三纵队走在最后,地主武装来袭击,枪声稀稀拉拉,可以判断人数不多。可新兵没经验,听到枪响竟然跑了一大半。听到报告,萧克哑然失笑,想想也不奇怪,农民军,新兵多,难免“发谣风”,遂命令副官:“立即回去,让各连连长、排长、党代表到山上去把走散的人员喊回来,我们在这里等。”

天亮后两小时,后面报告:跑散的人都找回来了。

这次“发谣风”,让萧克紧张了一下:“说实话,那时我最怕‘发谣风’,二十九团在湘南因‘发谣风’溃散的悲剧,我记忆犹新。‘发谣风’是因为战争环境下心理紧张造成的,新兵和一些没有经验的军官,……缺乏判断能力,盲目性很大,听到一点动静,就乱作一团,个别人甚至因梦幻而惊醒,也会引得许多人丢盔弃甲地乱跑。”

萧克意识到,“发谣风”是使部队跑散的主要原因,要掌握部队就必须制止“发谣风”。除了加强日常训练和纪律教育外,他还采取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办法:晚上在室内宿营,连长、排长都睡在门口,一“发谣风”就把门关上,谁也不准跑出去。如果在路上“发谣风”,就命令大家坐在地上,都不准动。一静下来,就能冷静地观察和处理情况。

这样做果然有效,在樟树镇住的两个晚上,有几个部队“发谣风”,就是采取这个办法制止住的。部队稳住后,教育训练及时跟上,第三纵队面貌一新。

红一军团本来准备打南昌,当发现南昌驻有重兵,即向西做群众工作。8月中旬,部队转战到江西万载与湖南浏阳之间地区,得知敌戴斗垣旅扼守浏阳文家市。红一军团决定奔袭文家市。这是第三纵成立以来参加的第一个大仗,萧克怎能不紧张:“为了打好这一仗,我同张赤男一起,召开了大队以上干部会,传达攻打文家市的战斗部署,规定战场纪律,并且要求党员要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党代表要同大队长一起在前面指挥。”

战斗打响后,“军部给我纵队的任务,是在一纵队的左面展开,我纵队的两个支队平行攻击,上下一心,进攻有序,很快就占领了敌左侧后阵地。经过三个小时的冲杀,……敌全旅被我消灭。”第三纵队战绩可喜,“我纵队缴获步枪300多支,重机枪4挺,子弹三四万发,还抓获了大批俘虏。这是我们这支农民军自闽西出师以来打的第一个大仗,也是第一次大胜利。这个胜利使全纵队上上下下的信心大为提高。”

战后,红四军开庆功会,很少表扬人的林彪点名表扬:“萧克带兵有一套!萧克带兵有一套!”

文家市战斗后,红四军领导对第三纵队更信任了。“打长沙时,便让我们和另两个老纵队共同担负作战任务。……我们在猴子石与敌人激战,反复冲杀,直至日沉。……那天我纵队打得很出色,连一纵队都对我们刮目相看了。……长沙大战,使我们这支农民军见了世面,经受了锻炼,已能和正规部队一样打大仗了,我的精神得到大的解放。”经过大战考验,第三纵队脱胎换骨,成为真正的主力红军。10月,第三纵队改为红四军十二师,萧克任红十二师师长。

这时,萧克善于改造农民军出了名。1931年6月中旬,林彪把萧克找去:“你的工作有变动,让你到独立五师当师长。”萧克似乎乐此不疲了:“我虽然没有思想准备,但也没有大多顾虑。因我知道这又是一支农民部队,我已经有些带农民军的经验了。”

萧克又不负众望,很快把独立五师带成能打硬仗的队伍。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吴思瑶、赵晶)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萧克纪念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