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省港大罢工对香港方面组织发动罢工工作加强领导
1925年5月30日,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发生。6月上旬,邓中夏在中共广东区委会议上正式提出了发动省港罢工的问题,并深入分析了发动罢工的意义和可能性等问题。省港大罢工爆发前夕,中国共产党在香港工人中的力量还比较薄弱,只有党员10余名和共青团员三四十名,分别成立了党支部(书记黄平) 和团香港地委(下辖3个团支部)。他们在香港工人中影响不大,平日与工人接触也比较少。而且在港英当局殖民主义统治的恶劣环境中,党团都处于“非法”的秘密状态,因此给发动组织群众增加了不少困难。香港地区的工会,没有一个统一的组织领导。140多个工会团体分别属于香港工团总会派、华工总会派和无所属派等三个大系统。除少数是产业工会或职业工会外,其余大部分都是行业工会或手工业工会。其中大部分工会又都操纵在一些资本家、封建把头或黄色工会头目手中。
在此情况下,邓中夏委派黄平返回广州,向中共广东区委详细汇报罢工宣传发动进展情况,并通过中共广东区委向中共中央广州临时委员会(简称“中央广州临委”)请示下一步的行动方针。经中央广州临委与广东区委认真考虑后,毅然决定罢工。为了对香港方面组织发动罢工工作加强领导,中央广州临委“指定黄平、邓中夏、杨殷、苏兆征、杨匏安五人组织党团,为指挥机关”。在此期间,苏兆征、邓中夏等在香港西环杏花楼召集香港部分工会领袖开会。邓中夏在会上详细介绍了“五卅”惨案的经过,揭露了帝国主义侵略和屠杀人民的罪行。在苏兆征的提议和主持下,与会者热烈讨论并通过了罢工宣言及对港英当局提出的条件。条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拥护上海工商学联合会提出的17条要求;第二部分是关于香港工人对港英当局提出的政治自由、法律平等、普通选举、劳动立法、减少房租及居住自由等6项条件。这些条件由“各工会联名送给香港政府”。
在发动罢工的过程中,邓中夏、苏兆征根据过去的斗争实践经验,认识到要在广东组织发动这场反帝斗争,仅靠自己单枪匹马是无法成功的,还必须同时得到国民党和广东政府的合作与支持。为此,当他们在香港发动罢工的同时,便“决定派两名代表随邓中夏、黄平返省与革命政府商洽”。
经过几天紧张的准备工作,罢工的时机日益成熟。这样,在苏兆征等人的带领下,香港海员于6月19日正式开始了这次反帝罢工斗争。
![]() | ![]() |
相关专题 |
· 期刊选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