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7月3日,省港罢工委员会成立,图为委员会部分成员合影。左五为苏兆征,左六为邓中夏
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被迫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当时,港英当局统治下的香港十分黑暗,于是,香港群众中的先进分子开始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始了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历史进程。
中共香港组织的建立
1920年12月17日,陈独秀离沪赴粤。船经香港时,陈独秀会见了香港青年李义宝、林昌炽和张仁道,鼓励他们成立研究小组,深入钻研马克思主义。李义宝、林昌炽、张仁道后来成为香港青年团、共产党组织的发起人。共产主义小组的组建,标志着中共在香港历史的伟大开端。
1920年,香港工人罢工。同年,香港新成立的工会就达46个。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主要议题是讨论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的问题。1923年9月中旬,阮啸仙来到香港,向香港团员传达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情况,推动和指导了香港地委的建立。他还参加了香港团组织举办的演讲会,发动青年团员和进步青年踊跃加入国民党。
中共三大还讨论了关于广东党的工作,对广东地区包括香港、澳门的工人运动作出了专门部署。其中指出:“广东的联合会须十分注意香港的现代产业工人。此外,手工业组织也应当逐渐现代化。必须大力向广州、澳门和香港的工人宣传民族运动。香港在现代工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那里,旧的工会必须改组为产业工会。这样,它们在反对英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斗争中才能成为强大的力量。”
1924年初,中共中央决定扩大广东地区革命的活动范围,建立了香港地区党的支部,并决定将成立的香港党组织,由中共广州地委“就近指挥”。中共广州地委以冯菊坡为负责人,主要成员有阮啸仙、刘尔嵩等。2月10日,阮啸仙到香港视察团的工作。5月,他又与郭瘦真联名向团中央报告香港团的工作。1924年秋,党组织派杨殷到香港与苏兆征、林君蔚等共同工作。杨当时的公开身份是国民党中央工人部特派员。9月到10月,英国在上海开办的南洋兄弟公司的工人举行罢工。中共两广区委会委员长周恩来决定派杨殷到广州、香港成立“罢工后援会”,发动民众抵制南洋兄弟公司香烟运动。
中共三大后,“新学生社”分社在香港成立。在组织、发动香港和沙面罢工时,“新学生社”成员蓝裕业、周文雍被派到香港,协助香港青年团组织和“新学生社”分社,发动学生罢课。当香港工人罢工爆发时,香港学生已经组成香港学联,宣布罢课,通电声援上海反帝斗争。省港大罢工后,大批知识青年走上第一线。其中陈铁军、高恬波、李耀先、李沛群、陈永年、饶君强、罗伯强、袁德韵、林丛郁、梁祖诒、陈志文等先后被派到省港罢工委员会、中华全国总工会、海员工会、铁路工会工作。在省港大罢工中,海员党组织发展到最高峰的时候,党员人数在500人以上。中共海员支部由张瑞成任书记,由省港罢工党团领导。
![]() |
相关专题 |
· 期刊选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