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罢工党团,在罢工工人中大力发展党的组织
为了加强党对罢工斗争的领导,中共广东区委决定在罢工委员会中成立中国共产党党团委员会(以下简称罢工党团),作为罢工斗争的领导核心。开始,“指定冯菊坡、刘尔嵩、施卜、林伟民、李森、陈延年六人组织党团,以李森为书记;邓中夏、黄平、苏兆征等先后由港返省,我们党团亦随之扩大,每晚开会一次,所有一切进行策略,皆取决于此”。“凡罢工中一切重大问题,都先在党团里商议,统一思想后再贯彻执行”,“罢工委员会成立后,共产党员在委员中虽然占少数,但还是起了实际领导作用的”。
7月15日,省港罢工工人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举行,出席代表300人。苏兆征主持,廖仲恺到会祝贺,并作政治报告。罢工工人代表大会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由各行业罢工工人按人数比例普选出来。工人代表接受群众的委托,将群众的意见与要求带到代表大会;会后则将会议的决议带回去向群众报告。
省港大罢工爆发后,罢工领导人在筹建罢工组织机构过程中,及时组建了一支罢工工人纠察队。7月5日,省港罢工委员会委员长苏兆征在东园主持召开大会,宣布罢工工人纠察队正式成立。纠察队成立初期,设第一、二大队,分别由香港和沙面罢工工人代表任大队长。值得指出的是,罢工工人纠察队对外执行封锁任务时做到了立场坚定、勇敢无畏,对于内部管理也同样做到了组织纪律严明、雷厉风行。为使广大队员做到遵纪守法,并有章可循,省港罢工委员会法制局特制定了《纠察队纪律》共10条,要求干部和队员都要毫无例外地严格遵守。
随着反帝罢工斗争的不断深入和广东局势的不断变化发展,省港罢工期间,特别是罢工转入1926年以后,在中共广东区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具体领导和帮助下,省港罢工委员会付出巨大的精力,加强罢工队伍的建设工作,在罢工工人中大力发展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不断壮大党的队伍。
北伐战争后,鉴于港英当局拒绝与罢工委员会直接进行谈判,罢工委员会通过广东国民政府,由广东国民政府出面与港英当局进行谈判解决罢工问题,但并没有取得任何直接的结果。
![]() | ![]() |
相关专题 |
· 期刊选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