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机立断,结束罢工
省港大罢工爆发以来,广大罢工工人在罢工委员会的领导下,在各阶层人民群众的热烈支援下,与港英当局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他们执行了罢工封锁的政策,特别是执行了“单独对英”的斗争策略,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都给予港英当局以沉重打击。香港主要工业如船舶修造、制糖、水泥、卷烟、玻璃及加工工业等,都无例外地受到了省港大罢工的打击。航运业和工商业的衰落也直接影响到银行、股票、地价等方面。
在罢工工人本身,由于长期进行罢工封锁斗争,疲于奋斗,劳累不堪,生活也十分困苦。罢工期间,罢工工人在执行封锁任务,支援广东革命战争以及北伐战争等斗争中不幸牺牲的,计有800多人。在香港,港英当局为了应付罢工工人长期坚持罢工封锁而带来的困难局面,后来陆续从东南亚一带招募了大批工人迁往香港做工,以维持企业的日常生产。因此,相对地说,如罢工封锁再继续坚持下去,对其直接威胁打击已不如罢工初期那样起作用了。
鉴于上述国内外形势所发生的重要变化,以及罢工封锁斗争过程中所出现的新动向,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共广东区委经过研究和考虑,认为罢工封锁斗争已经基本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中共广东区委与罢工委员会于是毅然作出了取消封锁香港、结束罢工的决定。1926年10月10日,广州各阶层群众30万人联合举行规模盛大的集会,一致拥护省港罢工委员会关于结束罢工封锁,将反帝斗争变为经常性的、扩大到全国人民中去的运动的决定。10月11日,省港罢工委员会向驻地罢工工人纠察队发出命令,传达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关于“将各海口纠察一律撤回,暂行停止封锁”的决定,命令“纠察队务必按时集中收队,撤防回省”。至此,省港大罢工宣告结束。
![]() |
相关专题 |
· 期刊选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