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第二讲 独辟蹊径的革命

2014年04月09日08:4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井冈山之路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后,中国共产党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紧接着于8月7日在湖北汉口召开了一场紧急会议,史称“八七会议”。这次会议是中共历史上一次重要的转变,它完成了两个任务:一是在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思想在中央的影响,明确“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毛泽东语);二是把土地革命作为党的中心任务,从此,领导农民革命成为党的工作重点。“八七会议”是瞿秋白主持的。

瞿秋白(1899-1935年),出生于江苏省常州。五四运动期间加入李大钊发起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1922年春,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底,瞿秋白参与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草案的起草,并当选为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1927年7月至1928年7月和1930年9月至1931年1月,两度担任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1934年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委会委员、人民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长等职。红军长征后,瞿秋白被留在即将沦陷的瑞金。1935年2在向香港转移途中,在福建省长汀县被捕,后慷慨就义。

“八七会议”后,中央临委续补委员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回到湖南,准备改组中共湖南省委并领导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

国共合作期间,毛泽东在国民党第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都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并在广州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主编《政治周报》。这中间还主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1926年11月,毛泽东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在此前后,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作,指出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这对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历史性转变起了极大的作用。在“八七会议”上,就是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即以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并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8月18日,改组后的湖南省委在长沙市郊的沈家大屋召开会议,讨论制定秋收起义的计划。会议决定要与国民党彻底划清界限,旗帜鲜明地以中国共产党的名义号召群众,并确定集中力量在湘东赣西发动以长沙为中心的武装起义。

为便于领导秋收起义,中共湖南省委确定秋收起义的领导机关分为两个:一个是由各军事负责人组成的党的前敌委员会,任命毛泽东为书记,作为武装起义的军事指挥机关;另一个是党的行动委员会,由起义地区各地方党委负责人组成,任命易礼容为书记,负责地方工作。

易礼容(1898-1997年),湖南省湘乡县人。1920年加入新民学会,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与毛泽东、何叔衡共同创立湖南第一个党小组。马日事变后,任中共湖南省临时省军委书记,代理省委书记。“八七会议”后出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秋收起义”后不久,他脱离党的组织,但1943年开始,参加中国劳协的领导工作,并为国共两党工会的合作同国民党当局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期担任政府领导工作。

9月初,湖南省委决定在9月9日发动一场以攻占长沙为目标的秋收起义。这次起义不再沿用国民革命军的番号,而将起义部队统一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卢德铭任总指挥,余洒度任师长,下辖三个团:以原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为主力编为第一团,团长钟文璋;以安源工人纠察队、矿警队和萍乡等地的农民自卫军编为第二团,团长王新亚;以原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一个营和浏阳部分工农武装编为第三团,团长苏先骏。参加起义部队共约5000人。此外,因起义第一次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所以,设计赶制一面工农革命军军旗的任务十分紧迫。

9月初的一天夜晚,修水商会东厢房灯火通明,在师部参谋处一张宽大的八仙桌上,师部参谋何长工、副官杨立三、参谋处长陈树华3人正在灯下制作军旗,他们反复比较、推敲,修改,争论,最后确定:旗底为红色,象征革命,旗中央的五星代表中国共产党,五星内的镰刀斧头代表工农,旗左边白色套管上是“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字样。整体含义是: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武装。

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按预定计划爆发。参加起义的铁路工人和农民首先破坏了岳阳至黄沙街、长沙至株洲两段铁路,切断了敌人的交通运输。

第一团从江西修水出发,向长寿街进攻,9月10日占领了平江县龙门厂。但是,由于混入起义部队的邱国轩部乘机叛变,致使该团腹背受敌,损失200多人,步枪200多支,团长钟文璋失踪,队伍被迫向浏阳转移。

第二团在安源起义后,进攻萍乡未克,向西攻占了老关、醴陵,又北进占领浏阳。由于部队麻痹轻敌,9月16日陷入优势敌人的包围,部队被打散,部分突围脱险,不少人牺牲。

第三团于9月11日在铜鼓起义,胜利占领了白沙镇,9月12日又占领东门市。9月14日敌人兵分两路包围第三团,该团被迫向上坪撤退。

鉴于三路起义部队均受挫,毛泽东当机立断改变了攻打长沙的计划,并以前委书记的名义通知起义各部队到浏阳县文家市集结。9月19日,各路起义部队到达湖南省浏阳县文家市。当晚,前敌委员会召开了会议。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会议改变了攻打长沙的计划,决定保存实力,转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坚持武装斗争,发展革命力量。

9月20日上午,起义部队1500余人离开文家市向南进发。9月23日,在芦溪镇遭反动军队伏击,损失数百人,总指挥卢德铭牺牲。

卢德铭(1905-1927年),四川自贡人。1924年经孙中山面试后进入黄埔第二期步兵队学习,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二营四连连长,在攻克醴陵、平江战斗中以奇袭获胜。特别是在攻打汀泗桥、贺胜桥中英勇善战,屡立战功,升任二营营长。攻克武昌后,又任四军二十五师七十二团长参谋。1927年9月,卢德铭指挥部队掩护毛泽东率部突围,终因寡不敌众,最后壮烈牺牲,年仅22岁。

9月25日,起义部队冒雨攻克莲花县城。9月29日,起义部队到达永新县三湾村时已不足千人,而且官多兵少,部队思想混乱,组织纪律性差。当天晚上,毛泽东在自己的临时住所“泰和祥”杂货铺召开了前敌委员会,决定对部队进行整编:

第一,整编部队,把原来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缩编为一个团,下辖两个营十个连,称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

第二,党组织建立在连上,设立党代表制度,排有党小组,班有党员;营、团以上有党委,全军由毛泽东领导前委,从而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原则。

第三,连队建立士兵委员会的民主制度,实行官兵平等,经济公平,破除旧军雇佣关系。

这就是著名的“三湾改编”,它是中国共产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

10月3日,整编后的起义部队离开三湾村,向井冈山进军。

井冈山,属于南岭的北支,位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的中段,东起永新的拿山,西至湖南酃县的水口,北起江西宁冈的茅坪,南到江西遂川的黄坳,方圆275公里。论海拔高度,一般为1000-1500米。距茨坪125公里的八面山,是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的最高哨口,其海拔高度也不过1800米。众所周知,江西、湖南两省多崇山峻岭,井冈山在当地并不出名,但为什么毛泽东偏偏会选中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带着起义军直奔而去呢?这里头是有原因的。

曾经有两个人向毛泽东推荐过这个“世外洞天”。第一个是叫张琼的妇女。当时她是湖南衡山县妇女会干部。1927年2月20日至23日,为了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曾到湖南衡山县城访问过张琼。张琼在闲聊中说起她有个表兄,受国民党追捕,无处可逃,逃进了井冈山。那儿山高皇帝远,国民党鞭长莫及。她的表兄在井冈山上躲了几个月,知道山上的详细情形,知道山上有“山大王”——土匪盘踞。毛泽东此时对井冈山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另一个人就是起义军中的二团团长王新亚。王新亚是江西安福人,早年参加共产党,当过北伐军营长。大革命失败后,他曾潜回家乡组织农民武装,与井冈山的袁文才、王佐是拜把兄弟,互相支援。秋收起义前,他接到江西省委的通知,指示他速到安源开会。该会由中央特派员毛泽东主持。在部署完秋收起义工作后,毛泽东郑重地对众人说:还要考虑一个问题,就是敌强我弱,倘若暴动失利,退路在哪里?众人七嘴八舌地议论着。王新亚把腿一拍,说:“要是咱们打输了的话,就退到我的两个老庚(袁、王)那里去。那里高山大岭,险要得很,进可攻,退可守,而且连绵好几百里,安得下千军万马呢!”大家忙问是哪儿,他说:“井冈山嘛!”毛泽东听后,马上联想到张琼曾经向他说起的情况,十分欣喜,连忙要王把井冈山和袁、王的情况再讲清楚些。此后,毛泽东心中就有了底。

三湾改编后,不足千人的队伍短时间内难有作为,毛泽东自然决定找这个去处。10月27日,起义部队到达罗霄山脉中段井冈山的茨坪,从此,开始创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秋收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支工农军队,开辟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从此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

有感于秋收起义的重大意义,毛泽东提笔写下了这首荡气回肠的《西江月·秋收起义》:

军叫工农革命,

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

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

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

霹雳一声暴动。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实习生、谢磊)
相关专题
· 专题资料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