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党的骆驼”任弼时

叶介甫

2014年04月16日10:2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据理力争确立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中的领导地位

1938年2月,任弼时从抗日前线回到延安,向党中央汇报工作。不久,他受党中央的派遣赴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报告中国共产党的工作情况,清除王明的右倾机会主义在国际所形成的错误影响。之后,他担任了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的负责人。

抗日战争爆发后,王明从莫斯科回到延安,由极左跳到极右,提出“一切要经过统一战线”,“一切要服从统一战线”,还要全党按照这一套去做。这时的中国共产党,对于王明这一套机会主义货色,已经能够辨别清楚,并且能够加以抵制和斗争了。但是,当时共产国际的有些领导人,不太了解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还是相信王明的那一套,把王明奉为中国革命的领袖。为了改变这种错误的印象,任弼时到莫斯科后,立即写了一个报告,向共产国际介绍中国革命的情况。他在报告中特别说到,毛泽东最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毛泽东的主张的正确,已经完全为中国革命实践所证明。因此,他断定说:只有“毛泽东才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由于他的这篇有理有据又很有说服力的报告,使得共产国际的许多同志真实地了解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情况。

由于任弼时同稍后到苏联治伤的周恩来一起,向共产国际作了大量的说明,使共产国际的一些主要负责人转变了对中国党内情况的看法。1940年初,当共产国际负责人季米特洛夫提议再座谈一次时,任弼时又请周恩来谈王明回国后的情况,把王明的右倾错误作了介绍。在这次座谈中,季米特洛夫也谈了他对王明的看法,认为王明不是一个老实人,并且明确地表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不是别人,是毛泽东。”

这期间,任弼时还重视翻译党的重要文献,特别重视毛泽东的著作和讲演的翻译工作,先后译出了《论持久战》和《新民主主义论》,印成外文单行本,在莫斯科等地发行,他是第一个将毛泽东文章翻译成俄语的人。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吴思瑶、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