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毛泽东对社会管理的艰辛探索和主要贡献

陈理

2014年05月26日13:3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五、毛泽东对社会管理探索的主要贡献

从上述四个方面的梳理中可以发现,面对新中国深刻的社会变革,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对社会管理进行了艰辛探索,为探索一条中国自己的社会管理道路,作出了突出贡献,取得了十分宝贵的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对于今天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

重要贡献之一,立足基本国情,开启了中国自己的社会管理道路的探索。古往今来,围绕如何形成和保持一定的社会秩序,世界各国进行了多方探索,也积累了不少经验。比如,西方一些国家在社会管理中,更多强调政府与社会的合作互动,更多强调依靠社区自治组织而不是政府派出机构来行使社区管理职能。但中国有自己的国情,人多地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社会组织自身也很不发达,难以承担起社会管理方面的职责。立足于这一基本国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管理道路的过程中,有很多自己的独特创造,如党的领导、政府主导、群众工作、基层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等,无疑都是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元素,成为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管理道路的突出亮点。

重要贡献之二,面对社会的急剧转型,创造性地探索了如何减少社会震荡、保持社会稳定有序的正确方法。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新旧社会转换常常会引起一些社会震荡甚至激烈震荡。何况我们所经历的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其剧烈程度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世所罕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成功实现了由革命党到执政党的历史转变,更多采取温和方式、渐进方式,而不是革命方式来推进社会变革,充分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而且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的高超政治智慧和执政艺术。特别是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比较好地维护了各方利益,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各方面事业的发展。比如,当时在建立新的经济秩序时,不仅对民族资本家采取赎买的方式,即便是对官僚资本企业,也是采取首先保持其原来的组织机构和生产系统不变,先完整接收下来,然后再逐步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这些独创性的做法,实践证明是成功的,对经济乃至整个社会带来的震荡都相对比较小。

重要贡献之三,积极探索将社会管理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等结合起来进行的正确途径。表面上看,这一时期并没有直接使用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等概念,社会建设、社会管理也没有像后来那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拥有独立的发展空间,似乎影响了其自身的发展。但今天回过头来看,这种把社会管理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等结合起来进行的做法,既符合当时的发展水平和认识水平,也有其独特优势。因为社会建设、社会管理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建设本来就相辅相成,结合起来进行能够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比如,当时通过军事方面的斗争,政权方面的建设,经济恢复和经济新秩序的建立、特别是民生建设各项事业的发展,为社会的稳定有序打下了一个扎实基础;同时通过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又为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

重要贡献之四,创造性地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命题,为做好社会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抓手。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那样充满变革的年代,各种社会矛盾比较集中出现在所难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借鉴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从分析当时日趋增多的各种矛盾现象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命题。这对推进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对今天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重要贡献之五,创造性地把加强群众工作和基层工作,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着力点,为社会管理接了地气,为社会稳定有序奠定了坚实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受住执政的考验,赋予党的群众路线新的时代内涵。这为今天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提供了重要启示。尽管与过去相比,我们现在拥有的经济实力和财力大大提高了,掌握的各方面资源大大增加了,可以运用的科技手段大大丰富了,但我们必须牢记,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可以代替人民的力量,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群众观点都不能忘、不能丢。只有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我们的事业才能获得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才能不断攻坚克难,无往而不胜。

(作者陈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审)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湘忆、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