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坤
陈光同志,江西瑞金人,1914年生。他7岁时父亲病故,受生活所迫只好给地主家放牛,9岁又去学木匠手艺。那时的他总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一家人拚命地干活,日子还过得这样穷苦。每当看到人家的孩子上学,他心里就有说不出的羡慕。直到10岁那年,在他的一再要求下,母亲才勉强同意他到本乡的一个私塾上学。14岁时终因家里实在无力供他读书,而不得不回家务农。贫穷致使他辍学,成了心中永远的痛,也让他早早地受到了革命的影响。由于家乡壬田地区是瑞金、宁都、石城三县的交通要道,自1926年起,北伐部队、南昌起义部队都曾先后经过这里,开展各种革命活动。因此,1928年春,年仅14岁的陈光就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农会活动,“打倒列强除军阀,实行土地革命”、“打倒土豪劣绅,耕者有其田”已深深扎根于他的心里。
1930年3月的一天,陈光和二哥各挑了一担米,翻山越岭,到离壬田40公里的福建省长汀县城去出卖。这时,红军正在长汀扩军。陈光把挑米的箩筐一放,跑到负责招兵的红军干部跟前,要求参加红军。招兵的干部问他:“你为什么要参加红军?”陈光回答得很干脆:“红军好,红军能救穷人!”“你能吃苦?你不怕呀?”“不怕!”红军收下了这个16岁的小伙子。母亲得知他参加红军后,让二哥领着三舅到长汀来劝他回家。陈光索性躲了起来,避而不见。从此,这个昔日的放牛娃成为了一名红军战士,踏上革命的道路。
陈光在中央苏区从事党的工作和群众工作,先后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更加坚定了为无产阶级劳苦大众翻身解放而努力奋斗的信心和决心。他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并多次被派到中央党校学习,迅速成长为一名德才兼备的红军干部。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陈光始终按照党中央指示,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实行减租减息,进行土地改革,强化武装建设,和广大军民一起取得对敌斗争的一个又一个胜利,为抗击日本侵略者、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和祖国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陈光先后担任市、省、部领导岗位要职,分管过经济建设、组织纪检、文化教育、农业及民政等工作。但无论在哪个岗位,陈光始终记住自己是人民公仆,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任劳任怨,勤恳尽责,将他的辛劳和汗水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也留在了江苏人民的心田里。
今年是陈光诞辰100周年,我参与了编撰《陈光画传》,了解到他一生的光辉业绩,深深地为他那浓郁的“赤子情怀”所感染与感动。
![]() |
相关专题 |
· 期刊选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