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刘华清早期革命轶事

夏明星 司英玉

2015年05月18日08:3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世纪风采》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刘华清将军,湖北大悟人,从一个赤贫农家苦娃子成长为人民军队领导人,一生见证了20世纪中国的绝大部分历史,是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见证者与推动者。在他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留下了许多革命轶事,至今仍对后人以启迪作用。而他青少年时期的革命轶事,更会给今天的年青人以无限感动。

一、“尽管年少,但心里涌起一种神圣的使命感。”

刘华清自己说过,“农民的日子,是一天天熬过来的。……十来岁时,我就参加革命活动了。”1927年初,在本村刘家院子和邻近村庄,中共党员搞农民运动非常活跃。11岁的刘华清(原名刘金发)就当起了各村中共党员的交通员:一些不用写信的事,就由刘华清口头转告;涉及到党的秘密,就由刘华清传递信件。

小小年纪,刘华清就是同龄人中的孩子王。原因何在?经历过革命风雨,自然是原因之一。还有,就如刘华清自己说的,“我在伙伴们中能有一定号召力,和我读过一点书有很大关系。”

7岁那年,家里尽管穷,父母还是咬牙送他上学。一开始,他读的是私塾,地点就在村里的祠堂,课本是《三字经》、《百家姓》等。三年多的私塾,他先后读完了《论语》、《孟子》、《大学》等,并且都能背诵。而最大的收获,是他学会了写毛笔字,练的是楷书。

1926年秋天,北伐军打到武汉。湖北的工农运动风起云涌。刘家院子和附近几个小村联合办起了新学堂。县里也派来了老师,叫徐月波。新学堂用新教材,学的是语文、算术、地理、历史等。后来,刘华清才知道徐老师是共产党员。他除了给学生上课,还经常讲孙中山的国民革命主张,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等。刘华清很爱学习,无论上什么课,都听得入神。

一开始,新学堂还有一些学生,渐渐就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刘华清一个人了。回忆往事,刘华清曾幽默地说过:“一个老师教一个学生,我的待遇比现在的研究生还好。”

冬天到了,徐老师除了教刘华清读书外,还要自己劈柴、烧火、做饭。有时忙不过来,刘华清就主动帮老师,慢慢地也学会了做饭炒菜。天气冷,一闲下来,他就坐在火炉旁,听徐老师讲故事。徐老师给他讲过《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还教他读《左传》、《史记》。刘华清聪明好学,学得很认真。徐老师告诉他:光听老师讲不行,还要靠自己多学习,养成自学的习惯。刘华清言听计从,学习上受益匪浅。后来,他感激地回忆说:“我很感谢徐老师,许多知识都是他传授给我的。这使我能较早地懂得一些革命道理,后来在红军队伍里,也成了能多识几个字的‘知识分子’。”

1929年5月,为了加强鄂豫边区红军的领导,中共中央派徐向前担任边区红军第三十一师的领导。在徐向前领导下,红三十一师连战连捷。这年秋天,鄂豫边区地方苏维埃政权纷纷建立起来。刘华清家乡也建立了苏维埃政府,成立了农会、党团组织、少先队和儿童团。

文化水平较高的刘华清,积极参加了儿童团,还当选为团长,用他的话说“算是第一次当‘领导’”。每逢开会,少先队、儿童团都要参加,喝过“墨水”刘华清非常活跃,次次都带头喊口号。“当时我嗓子都喊哑了,直到现在还是哑嗓子。”

刘华清得到组织肯定,以儿童团长为起点,历任共青团村小组组长、乡苏维埃政府青年委员,兼任乡共青团支部工作。诚如他回顾往事时所言:“乡党支部、乡政府的各种会议、各种活动我都要参加,研究讨论的内容很多,如传达上级指示精神、有关决议、乡内的各种事务工作等,忙得很。这些工作,虽然占用我很大精力,但对我分管的工作,特别是共青团工作,起了很大推动作用,对我个人也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1929年12月,经党支部通过,刘华清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共正式党员。当时,这叫“跨团兼党”的党员。那一刻,他幸福极了:“我是党的人了。尽管年少,但心里涌起一种神圣的使命感。”

推荐阅读:

从大别山到中南海的“布衣将军”刘华清

刘华清的最后心愿:中国早一天拥有自己的航母

刘华清:“我是海军司令,不是旅游局长”

刘华清:从放牛娃到“布衣将军” 自称仕途有三次“意外”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玉、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