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陈云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的历史贡献【4】

陈 群

2015年06月23日15:1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四、无农不稳,无粮则乱

陈云认为,农业问题是全国人民的吃饭穿衣问题。经济不摆在有吃有穿的基础上,建设和发展是不稳固的,必然还要回头补课。扩大农副土产品的购销,不仅是农村问题,也是目前活跃中国经济的关键。城市的繁荣是农村经济转动的结果。而农业问题,首先是粮食问题。粮食是稳定市场最重要的物资。这是我国一大经济问题,也是一大政治问题。粮食定,天下定;粮食紧,市场紧。

他说:我国粮食问题还没有过关,要省吃俭用。粮食种植面积不能再缩小了。增产经济作物,只能靠提高单产和利用不种粮食的土地。种田必须养地。化肥用得越多(超过一定数量),土地就越瘦,今后必须大力提倡施用农家肥。10 亿人民要吃饭,农民种地卖粮给国家,天经地义。农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业生产发展了,农民收入增加了,生活得到了改善。现在农民对种粮食不感兴趣,这个问题要注意。发展乡镇企业是必要的。问题是宣传“无工不富”的声音,大大超过了“无农不稳”、“无粮则乱”,这件事不能小看。

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即统购统销,是1953 年12 月开始实行的一大经济政策,也是陈云在领导经济工作中最艰难的一次决策。为什么要实行这个政策?他指出:根本原因是人民购买力增长的速度日益超过这些消费品生产增长的速度。而直接原因是,由于农民生活的改善,他们不急于出卖

自己的余粮。他认为,在粮食问题上,要处理好四种关系。这就是:国家跟农民的关系;国家跟消费者的关系;国家跟商人的关系;中央跟地方、地方跟地方的关系。而这四种关系中,难处理的是头两种,而最难处理的又是第一种。处理好了第一种关系,天下事就好办了。他说:我这个人不属于“激烈派”,总是希望抵抗少一点。我现在是挑着一担“炸药”,前面是“黑色炸药”,后面是“黄色炸药”。如果搞不到粮食,整个城市就要波动;如果采取征购的办法,农民又可能反对。而这中间要选择一个,都是危险家伙。为此,他经过调查研究,提出八种方案,逐一分析比较,权衡利弊得失,最后下很大决心,实行统购统销政策。这个建议,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赞同。随后他又根据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定产、定购、定销的“三定”政策,进一步完善了统购统销的工作。

1954 年9 月23 日,陈云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发言中,回答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政策将来是否会改变的问题时说:计划收购这个政策,今后要继续实行下去。因为由国家掌握各种货源是保证国家进行有计划建设所必需,同时也是一种使全体农民不受人剥削、都能得到利益的社会主义的步骤。而计划供应只能是一种暂时的措施,只要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增加了,消费品的生产增加到可以充分供应市场需要的程度,定量分配的办法就应该取消。

我国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采取统购统销政策,实行了30 多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经过多年的逐步改革,到1993 年统购统销体制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代之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购销体制。历史说明,在农产品很不丰富的情况下,统购统销政策对于保障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基本生活安定,维持市场物价和社会秩序稳定,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湘忆、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陈云纪念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