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柯棣华带着两名助手 13天为558人做手术

2015年10月02日10:44   来源:辽宁日报

原标题:13天为558人做手术

郭庆兰与儿子。

核心提示

不久前,本报收到大连作家徐宝均先生的来信,信中讲述了印度援华医疗队柯棣华大夫的几段鲜为人知的故事。9月18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徐宝均。原来,徐宝均与柯棣华的妻子郭庆兰是好友,关于柯棣华的故事,都是郭庆兰女士生前告诉他的。

为参加“百团大战”用中文写请战书

徐宝均今年83岁,由于长期伏案写作,眼睛不太好。他告诉记者,柯棣华的故事,都是郭庆兰亲口讲述的,他把这些故事写进了书中,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从另一个视角了解那段抗战历史。

在柯棣华众多的故事中,徐宝均记忆最深的就是柯棣华不顾个人安危,坚决要求参加“百团大战”一事。

1940年9月中旬,“百团大战”前夕。

印度援华医疗队的大夫柯棣华和巴苏华都要求上前线,他们合写了一份请战书。柯棣华中文较好,所以请战书是他本人用中文写的。

敬爱的江校长并转聂司令员:

“百团大战”涞灵战役即将拉开战幕,我们坚决要求上前线抢救伤员,为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贡献我们的全部力量。我们决心做到:

(一)不丢失一个伤员,看谁在前线救护伤员多。

(二)节约医疗药品,看谁节省药品、材料、敷料多。

(三)不怕苦,不怕累,战胜疲劳,看谁的吃苦耐劳精神好。

以上是我们的誓言,我们两人还开展挑战,看以上的条件谁做得好。请首长批准我们出征吧!

此致

革命敬礼!

印度援华医疗队柯棣华、巴苏华

1940年9月中旬

柯棣华并不知道,请战书送上去后,时任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校长的江一真请示了上级,结果只批准巴苏华去,不同意柯棣华去。校长对柯棣华说:“道理很简单,因为你有癫痫病。 ”

柯棣华心急如焚,他马上找到江校长,江校长说什么也不同意他去。柯棣华哪能善罢甘休?一连几天缠着江校长不放,不急不愠,慢条斯理地申诉他应该去的理由和决心。

有一回,他端杯水放在江校长面前,说:“我还没参加过大战斗呢。不到前线去,还能算是八路军军医吗? ”他接着说,“白求恩怎么说的?医生一定要到前线去,要和伤员在一起,我们要像他那样工作呀! ”

江校长“黏”不过他,只好同意了,但附加条件是:不直接参加火线救护,不能连续工作10个小时以上。并交代随行的同志注意他的起居和劳逸情况,进行监督。临行前江校长去送他,又把上面说的“条件”强调了一遍,他向江校长挤挤眼笑了。

就这样,柯棣华如愿以偿,斗志昂扬地踏上了“百团大战”的战场,参加了涞灵战役。因为柯棣华能讲中文,所以没有带翻译。

当时柯棣华带着一个医疗队来到第四军分区前线。这个医疗队由一名外科医生、两名助理医生、若干护士和护理人员组成,柯棣华是外科医生。此外还有一头毛驴,驮着白求恩发明的“卢沟桥”折叠式木箱,里面装满了手术器械和药品。

徐宝均告诉记者,据郭庆兰讲述,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柯棣华奋不顾身,一连三天三夜没有睡觉,也不休息,他抓紧时间,争分夺秒救治伤员。这时,在柯棣华的脑海里已经没有了时间概念,只有不停地抢救!抢救!抢救!

在连续13天的战斗中,柯棣华同他的两名助手和护士,为800多名伤员做了治疗,还为其中558人做了手术,创造了惊人的救治奇迹。

心里只有抢救伤员温柔得像“黑妈妈”

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也是中国人民生活最为艰苦的时期。老百姓和军队以树叶充饥,因此急腹症病人特别多。柯棣华经常不分白天黑夜抢救病人,在非常简陋的条件下做了无数次大手术。

一天黎明,连夜给十多个负伤战士做完手术的柯棣华刚刚休息,医院突然来了两位疝气发作的战士,护士觉得柯棣华肯定累了,就没有叫醒他。柯棣华知道之后,非常生气地说:“病人来了,为什么不叫我?”后来,柯棣华给两位战士做了救治,忙了半天,两位战士终于转危为安。事后,柯棣华又批评那几个护士说:“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抢救病人是第一位的事,休息是第二位的事。 ”

徐宝均介绍,郭庆兰对那段历史记忆犹新:这个时期,由于过度劳累,加上缺乏营养,柯棣华的健康状况非常糟糕,癫痫病不时发作,人也越来越瘦了,但他却非常乐观,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战斗情绪。他仍然带领医院的学员实习,经常亲自到病房给伤员喂饭,把自己的被子、褥子、衣服拿去给伤员用。对伤员化脓的伤口,他总要切一点脓块亲自闻一闻,弄清是肌肉还是骨髓化脓,是特殊感染还是一般感染,以便对症治疗。

在给伤员换药包扎时,有的伤员忍不住疼痛喊叫,他就百般安慰他们,从不大声训斥。护理伤员本是护士的事,他也抢着去做,从不计较是护士的事还是医生的事,只要有利于伤员,他不分分内还是分外。

一次,医院急需转移,正在这时,前线抬下来一名伤员。柯棣华决定暂缓撤退,立即进行手术。手术时,伤员铺的褥子被血浸透,他忙把自己背包上的褥子抽出来,给伤员换上。转移途中,他紧紧地跟着伤员的担架,山路崎岖不平,担架颠簸,他就不停地提醒大家:“要小心,走慢点。 ”

到达转移地点之后,天已经黑了下来。柯棣华顾不得休息,马上组织医护人员对伤员进行安置,并亲自把那名伤员抬到一个避风御寒的山洞里。

这天晚上,夜已经很深了,柯棣华想去看看伤病员。其他同志劝他说:“天这么黑,又不安全,那边还有护士守护,还是天亮再去吧!”柯棣华不同意,说:“还是伤员要紧,我们不能等到天亮再去看望,万一出了事怎么办?我们休息是小事,伤员的健康才是大事。”说完,他摸着黑,深一脚、浅一脚地朝山洞走去,直到查验完所有的伤员,他才安心地去休息。

徐宝均说,柯棣华对伤员有火一般的热情,有慈母般的心肠,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有白求恩精益求精的医术。他对人真诚,态度和蔼,平易近人,一说话就带着笑,大家都说他脾气好,从来不发火。因此,在晋察冀边区,人们称呼白求恩为“白大夫”,柯棣华皮肤较黑,又很温柔,大家就亲切地叫他“黑妈妈”。

忘我工作赢芳心一件毛衣见真情

徐宝均告诉记者,郭庆兰和柯棣华从相识到喜结连理,没有太多的浪漫。

1939年12月,柯棣华来到了晋察冀边区,在边区人民欢迎大会上,郭庆兰第一次见到了柯棣华。当时柯棣华还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而郭庆兰正好坐在下面的第一排,把柯棣华看得清清楚楚。

说起郭庆兰对柯棣华的第一印象,在她的讲述中有如下的描述:“那天,我坐在最前面,离柯棣华讲话的讲台只有几尺远,我仔细看着听着柯棣华讲话。他非常年轻,估摸20岁出头,中等个偏小,身体不是很结实,脸黑红,大眼睛,很有神,很帅气,穿着一套深绿色的八路军新发的军装,显得干净利落,英姿勃发。 ”

在回去的路上,郭庆兰边走边想,一个外国人,放弃优越的条件,背井离乡,不远万里无私帮助中国抗日,真是好样的,是自己学习的榜样,敬爱之情油然而生。

巧合的是,不久之后,柯棣华竟然被分到郭庆兰所在的晋察冀军区总医院工作,并负责全院医务人员的培训,郭庆兰和柯棣华接触的机会便多了。郭庆兰经常给柯棣华的手术当助手,郭庆兰的英语很好,两人的了解也渐渐多了。

1940年底的一天,郭庆兰正在帮助柯棣华整理医疗器械,这时的柯棣华刚刚体验到中国北方冬天的寒冷,对于干冷的气候很不适应。虽然他外面穿着棉衣,但是里面连毛衣都没有,寒风一个劲地往棉衣里灌,他觉得非常冷,就不停地用嘴哈热气搓手。郭庆兰看在眼里,立刻把自己身上穿的一件毛衣脱下来,递给柯棣华:“柯大夫,天冷,你穿上吧! ”

“不,不,你把毛衣脱下来给我,你穿什么? ”柯棣华第一次遇到这么大方的姑娘,有些腼腆、不安。

郭庆兰看他迟疑,接着说:“你快穿上吧,你的家乡一年到头炎热,这里的天气你受不了啊!我生长在北方,对这里的天气已经习惯了。再说,我还有毛背心呢。 ”

柯棣华手捧着绿色毛衣,望着郭庆兰羞涩的脸,心中也十分激动。就这样,两颗共同抗日的心渐渐连在了一起。

郭庆兰在《我与柯棣华》一书中回忆道:“我们从相知、相恋,真挚纯洁的爱情与日俱增,同志们也看出了我们的心思。我们相爱的情况,也很快传入聂荣臻司令员的耳朵里,他非常赞成这桩婚事,每当柯棣华到军区开会,聂荣臻总是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哪一天我们要吃你们的喜酒。 ”

1941年11月25日,柯棣华和郭庆兰喜结连理,举办了简朴而又热烈的婚礼。在送走参加婚礼的客人之后,柯棣华和郭庆兰坐在床上,促膝而谈。

郭庆兰对柯棣华说:“我要向你虚心学习,今后加倍努力,早一天加入中国共产党,共同努力打倒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 ”

柯棣华的身体并不壮实,来到中国参加抗战后,条件艰苦,经常吃野菜充饥,再加上过度劳累,他的身体越来越差。后来,又误食了有钩虫的病猪肉,落下了癫痫病的病根,犯病时口吐白沫,不由自主地倒在地上,满地打滚,非常痛苦,为了防止咬断舌头,郭庆兰只得把粗大的毛巾塞进他的嘴里。

1942年12月9日凌晨,再次发病的柯棣华与世长辞,年仅32岁。此时的他,结婚刚刚一年,儿子柯印华刚刚出生3个多月,他甚至没有留下一句遗言。(徐宝均/记者/王岩)

推荐阅读


盘点:毛泽东一生中爱读的8部书

组图:历届中共中央领导人在阅兵式上的珍贵照片

缅怀开国上将宋时轮:早年三次击退日军围剿 曾主持军事科学院工作28年

哪位开国上将曾是资深的“潜伏”者

陈云当选恢复重建后的中央纪委第一书记经过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