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1938年世界学联代表团访华始末

李腊生

2015年10月12日08:2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党史文汇》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世界进步力量的广泛同情与支持。以世界学联为代表的国际学生组织和广大青年学生,是其中一支深切同情和坚决支持中国抗战的生力军。世界学联一直关注着中国的抗日战争,1938年夏专门组织国际学生代表团来中国考察,对中国抗战产生了较为广泛、深远的积极影响。

世界学联关注中国抗战

世界学联的全称为世界学生保障和平自由文化联合会,是世界各国学生团体的国际联合组织,总部设在巴黎。参加世界学联的多为欧美国家的学生团体。1936年6月初,中国学生救国联合会在上海成立时即通过决议加入了世界学联。

早在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后,世界学联多次致函清华、燕京、南开、复旦等大学,对中国青年学生的抗日救亡运动表示同情、赞扬和支持。如在1936年2月8日的信中写道:“你们为国家独立而斗争,当然也可说是为了世界和平而奋斗的一支生力军;你们每向前走一步,都加强了世界各地学生为和平和自由而奋斗的力量。所以,我们誓愿无条件地援助你们。”在其后不久的另一封信中指出:世界各国的学生“没有像你们那样有远大的目标和英勇的精神,我们钦佩你们。”世界学联还将4月22日至29日定为“援助中国学生周”,号召各国青年学生在此期间采取一致行为,进行总罢课,向各国日本使馆、领事馆示威,援助中国的抗日救亡运动,并拟定了“拥护中国独立”“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拥护中国学生的民族解放运动”等口号。1936年6月初,中国学生救国联合会加入世界学联后,世界学联于7月15日又来信明确表示:“你们的斗争即是我们的斗争,你们的目的就是我们的目的。”“我们保证世界学联对于中国学生的不断的援助,直到中国学生达到目的为止。”

1936年8月31日至9月6日,第一次世界青年大会在日内瓦召开。它以“国际联盟之友社世界协会”的名义,由世界学联发起并主持召开,成为一个包括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政治和宗教信仰的青年在一起讨论青年自身问题和保卫和平的世界性大集会。中国学联受到世界学联的邀请后,派宣传部长陆璀前往赴会。陆璀与陶行知、王海镜等旅欧中国学生代表约20人组成中国代表团,参加了这次世界青年盛会。亲自参与领导过一二?九运动的陆璀代表中国青年在大会上发言,介绍了中国青年学生为民族解放所做的努力,呼吁世界学联对中国给予最大的支持,赢得阵阵热烈掌声。大会决定,1938年8月在纽约召开第二届世界青年大会。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这对于中国来说,将是一个“进行国际宣传获得更大国际援助之良好机会”。

1937年7月7日,日本以制造卢沟桥事变为起点,发动全面侵华战争。8月,有许多国家的青年工人、学生、妇女、基督教徒等代表参加的世界青年大会在巴黎召开。出席大会的中国代表陈柱天以中国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1936年5月31日成立)的名义,恳请世界学联派代表团到中国作实地考察,收集有关日军侵华暴行和中国抗战的第一手材料,以便在第二届世界青年大会上进行宣传。世界学联欣然接受邀请。

世界学联代表团访华

国际学生代表团以世界著名学生运动领袖、世界学联秘书长、英国剑桥大学学生詹姆斯?柯乐满(JamesKlugmann)为首,包括英国牛津大学学生白乃德?傅路德(BenardFloud)、美国女学生莫莱?雅德(MollyYard)、加拿大学生聂尔?雷克难(NeilMorrison)。原计划同行的法国和墨西哥学生代表因故未能参加。他们代表全世界进步青年学生,于1938年夏在中国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访问和实地考察,其主要任务,一是将世界各国青年对中国抗战的同情和支持带给中国青年,二是“调查中国英勇抗战之实况及日本侵略之非人道的真面目”,并将“所得真相传播于世界青年与学生之前”。

世界学联代表团分两路分别从欧洲和北美出发,并约定在香港会合后一起赴当时中国的抗战中心武汉,然后再以武汉为出发点到中国各地考察。5月15日,从欧洲出发先期抵达香港的柯乐满和傅路德利用等候美洲两位代表的闲暇,临时赴广州考察。中国学联派陈亦前前往迎接,并于次日同行至港。17日,柯乐满和傅路德由香港飞抵武汉。22日,雅德和雷克难也抵达武汉。

当时,众多党派、民众团体和国民政府许多部门的代表,纷纷以各种方式热烈欢迎来自远方的和平使者。5月25日下午,中共中央长江局和八路军驻汉办事处在汉口中山路江春饭店举行茶话会,招待国际学生代表团,将武汉各界欢迎活动推向高潮。代表团的4位代表除赴前线考察的雷克难外,其余3人均出席了茶话会。来宾有邵力子、邹韬奋、郭沫若、李公朴等社会名流,各党派、各团体、各新闻单位代表,还有日本反战作家鹿地亘夫妇、美国作家史沫特莱,以及日、美、英、法、苏、比、荷等国代表,共计400余人。茶话会首先由周恩来致开幕词,他说,这个茶话会有各界各方面代表参加,“象征了中华民族在全国的大团结。我们谨以这个欢聚团结的象征,来欢迎我们世界的朋友!”接着,中共长江局书记陈绍禹(王明)代表中共中央致欢迎词。随后,世界学联代表、国际友人和中国各界各团体代表发言。会场自始至终气氛庄严而热烈,讲演声和掌声此伏彼起。当会议临近结束时,周恩来请李公朴指挥大家合唱《大刀进行曲》。这个茶话会既是对世界学联代表团的欢迎会,又是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盛会。正如柯乐满在讲话中所说:“日本在各国常常宣传,中国是一个懦弱的国家,是一个内部分裂、自相残杀的国家。”这个招待会却“活画了一幅中国各党各派各阶层统一团结的鲜明的图画”。第二天,《新华日报》以“我国民族团结的图画”和“世界人士联合的缩影”为标题,采用增版的形式进行报道。5月26日,蒋介石接见了代表团代表,并发表《告世界学生代表团书》。在武汉,世界学联代表团不辞辛苦,参观了半数以上的大、中、小学校和图书馆、医院、难民营等。

5月28日,代表团经九江抵南昌。据《大公报》报道,他们在市内“参观敌机轰炸区甚愤慨”,并亲赴浙江金华、义乌、临浦等地前线考察,发现“接近前线的城镇被炸得很惨”,而“对我将士之英勇与游击队员历次予敌重大打击甚为钦佩”。6月6日,代表团由南昌返武汉,11日赴长沙。在长沙的3天,他们尽可能少参加招待会和欢迎会,而花更多时间参观学校、民众团体、伤兵医院,了解民训情况,与学生座谈。此间,他们学会了唱中国救亡歌曲《义勇军进行曲》和《牺牲已到最后关头》。他们在长沙众多欢迎标语中,特意挑选出“多谢你们的同情,但希望更多实际的行动!”用航空快件寄往美国。14日下午,代表团离湘返汉时在长沙火车站面对欢送的人群,诚恳地表示:“现在我们不愿意多讲话,请诸位看我们回国后的实际行动吧!”6月17日,代表团自武汉飞赴重庆,20日抵成都,24日又飞往西安考察。

毛泽东与世界学联代表团合影

6月27日,代表团从西安出发,乘汽车赴陕甘宁边区考察。在延安,他们参观了中央党校、陕北公学、中国抗日军政大学,与八路军将士和边区青年进行广泛接触。7月1日,中共中央召开欢迎大会,毛泽东在欢迎词中说:“中共中央以万分诚意欢迎世界学联派遣代表团来华考察,感谢世界学联对中国的衷心援助。抗战虽然要自力更生,但外援也有重大意义,我们需要国际援助,希望代表团把中国人民的这一愿望带给将要开幕的世界青年大会和全世界人民。”晚上,代表团参加了延安各界群众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7周年大会。次日,毛泽东会见代表团,并与他们长谈。他们共提出了5个问题,即陕甘宁边区在中国的意义和作用、中共在全中国的作用、缩短持久战时间的条件、抗战胜利后中共的主要任务、当前中国和世界青年学生的主要任务。毛泽东都一一作答,最后表示:“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向你们致敬!希望你们回去之后,把中国伟大抗日战争的真相带给世界学生与人民。我们与你们永远团结起来,为中国的自由平等而战,为世界的永久和平与永久幸福而战!”交谈中,毛泽东的和蔼谦逊和远见卓识,给代表团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之后,代表团经西安返汉,直到7月下旬才启程前往美国,参加即将在纽约召开的第二届世界青年大会。

世界学联代表团访华意义

世界学联态度鲜明地同情和支持中国抗战,并派出代表团到中国访问、考察和声援,对中国抗战产生了广泛、深远的积极影响。

首先,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严重危险。事实清楚地表明,在这生死存亡关头,只有全民族团结抗战,才是中国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卢沟桥事变发生后,1937年9月,尽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正式建立,但其能否巩固和坚持下去,仍有待各党、各派的继续努力。还在国际学生代表团来华之前,就有人呼吁要“统一我们的组织,整齐我们的步伐”,以便在世人面前树立全民族团结抗战的良好形象。国际学联代表团在华考察期间,各党、各派、各民众团体把团结看得高于一切。他们密切合作,只谈一致抗战,不言内部分歧。欢迎会、茶话会、招待会和其他欢迎活动,往往都打破了党派界限,或互邀代表,或共同筹办,这本身就是切实有效的抗战宣传和动员,进一步加深了彼此间的了解和团结。中华民族团结抗战,也使代表团感触至深。柯乐满在一次演讲中指出:“我们到中国后,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中国各阶层的人,不论男女老少,都懂得为什么要抗战。中国军民的团结,以及人民觉悟为什么抗战正是中国一定能够胜利的保证。”特别是代表团将中国抗战的两个战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不抱什么偏见,同等进行考察,非常难能可贵。

其次,更加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世界学联代表团代表的到来,使中国军民看到了“各国人民对我们援助的实际状况,使全国同胞了解国际同情确乎在我们这一边,因而更加提高我们的抗战情绪,加强我们的抗战力量”。5月17日晚,柯乐满在接受《新华日报》记者采访时,举出了很多令人感动的各国青年学生援华运动的事实。他将各国援华的方式概括为3种:一是慈善性质的捐助,二是抵制日货,三是督促本国政府并要求国联采取有效步骤制止日本侵华。他还指出:“各国青年都认识中国这次抗战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斗争。中国虽失去了许多土地,但这只是一时的得失,最后的胜利一定是属于中国的。”从5月中旬到7月下旬,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代表团对中国抗战作了比较全面的考察:从广阔的后方到激战的前线,从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到共产党的敌后战场,从最高领袖到普通群众,从政治军事到文化教育,从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行径到中国军民的英勇抵抗。他们每到一处,讲得最多的话就是“我们支持你们!”“胜利属于中国!”这无疑使中国军民倍受鼓舞。因此,代表团来华考察实际上为中国抗战作了一次广泛的舆论宣传和精神动员,更加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

再次,有利于中国争取更加广泛的国际援助。中国抗战必须尽力争取最广泛的国际援助,而要达到这一效果,首先必须让世界充分了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暴行和中国抗战的正义性、艰苦性,并认识到中国抗战既是为了维护自身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也是为了捍卫世界和平。而这些又有赖于不失时机地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各种方式,进行广泛的国际宣传。然而,“自全面抗战发动以来,政府及民间对国际宣传虽也有过一些努力,但是做得实在太不够了”,以至“各国民众团体有意为我们帮忙的,苦于得不到详细材料”,“甚至被敌方反宣传所欺骗,以为中国已没有力量抗战了!”所以,一些有识之士一旦得知国际学联代表团将来华考察的消息,便认为这是一次用事实在国际上广泛宣传中国抗战的绝好机会,呼吁给予高度重视。代表团考察期间,中国各方面全力配合,协助收集了大量有关日军在华惨无人道的暴行和中国军民艰苦而顽强抵抗的实物、图片、文字资料等。代表团将这些资料和自己的切身感受带到美国和世界各地,引起巨大反响。他们在第二届世界青年大会上发表了《告世界青年、学生团体及各报界书》,依据在中国收集到的大量事实材料,“备述来华后对我国抗战之种种感想”,并且“准备分别在英、美、法、比、荷、加拿大各国大学及重要城市青年学生团体中公开讲演中国问题。”这无疑会让国际社会更多地了解侵华日军暴行和中华民族的顽强抵抗,唤起更多的国家和人民对中国抗战精神上的鼓励和物质上的援助。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世界学联及其代表团对中国抗战的关注、同情和支持,是世界青年爱好和平、反对战争的集中体现,它将永远载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史册!

(作者系江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推荐阅读


毛泽东何以缺席中共六大却当选中央委员

盘点:毛泽东一生中爱读的8部书

组图:历届中共中央领导人在阅兵式上的珍贵照片

缅怀开国上将宋时轮:早年三次击退日军围剿 曾主持军事科学院工作28年

哪位开国上将曾是资深的“潜伏”者

陈云当选恢复重建后的中央纪委第一书记经过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翼、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