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从江浙沪走出来的国共两党领导人》——

“不争权的红色教授”——张闻天【4】

2015年12月04日09:58   

四、洛甫的三次婚姻

张闻天去苏联留学之前原是有结发之妻的,那是1919年春节回家过年时,家人安排他娶回的。该女子名叫卫月莲,婚后生下张维英、张引娣两个女儿。五四运动后青年学生中流行一种激进行动:脱离家庭,脱离学校,脱离婚姻,张闻天由于不满封建包办婚姻,后来离开了发妻。

张闻天的第二任妻子是苏联红军后勤部办事员安娜·古尔宾斯卡娅,张闻天在中山大学任教时与古尔宾斯卡娅相遇并相爱,1928年秋,两人在中大主楼一楼楼梯旁的一个小房间里安了家,后来又迁居到特维列卡娅大街科津斯基巷1号楼A门71室。不久后,张闻天有了一个漂亮的混血儿长子。

可是投身革命的张闻天总归是要回国的。张闻天也知道,回国,便意味着夫妻分别,父子分离。回国的旅途横跨欧亚两大洲,行程几万里,而且需要秘密越境,行程极其险恶,安娜·古尔宾斯卡娅是不愿意带着刚满周岁的儿子冒此风险的。而且回国后从事地下工作,可以说是在白色恐怖中出生入死,一个异国女子怎会适应这种生活呢?尽管如此,张闻天仍是抱着一线希望,希望妻子能带着儿子与自己同行。

1931年1月,当张闻天将回国的消息告诉妻子后,果然不出所料,古尔宾斯卡娅听了,呆愣半晌,含着泪对张闻天说:

“我料到会有这么一天,但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我希望你能跟我去中国,眼下中国的条件可能比较艰苦,但我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好起来的。”

“我想去中国,但不是现在,孩子太小。”古尔宾斯卡娅摇摇头说,“你放心回去吧,我会好好抚养儿子。”

“那好,你就等候中国革命胜利的消息吧。”张闻天无可奈何地说。

告别了妻子、儿子,张闻天与晚于他一年留苏的杨尚昆结伴回国。他们乘坐火车横越西伯利亚,来到靠近海参崴的乌苏里斯克,又乘火车抵达绥芬河边界,在苏联同志的带领下,偷越国境,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几年后,在红军长征途中,张闻天与他生命中的第三个女人——同样留苏归来的刘英,走到了一起。

刘英原名郑杰,1905年10月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金井镇一个封建家庭,自幼就与其他女孩有所不同,她喜欢读书,憎恶重男轻女思想,19岁时考入徐特立刚刚创办的长沙女子师范学校。这所学校的教员中很多是共产党员,如周以栗、陈章甫、罗学瓒、廖锡瑞等人,刘英深受共产党人进步思想的影响,于192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任长沙女子师范学校党支部书记。

五卅运动爆发前后,刘英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随后担任了湖南省总工会职工运动委员会干事,协助湖南总工会委员长兼职工委员会书记郭亮工作。1927年5月马日事变发生后,刘英开始转入地下工作,同年10月出任中共湖南省委候补委员兼妇女部部长,其间曾与省委委员、省农民协会委员长滕代远,省委组织部部长林蔚在长沙近郊组织“灰日暴动”,但因计划泄露而失败。

在湖南省委工作期间,刘英与林蔚相识相恋。林蔚曾赴法国勤工俭学,后又被派往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军事,1926年5月回国后,曾先后担任湖南省委代理书记、省委秘书长、省委组织部部长等职。1928年初两人缔结连理,但这只是一段短暂的婚姻。婚后不久,湖南省委派刘英到上海向中共中央汇报工作,没想到这次分别竟成为永诀。分别后,林蔚赴醴陵出任县委书记,不久被国民党人逮捕并杀害。

1929年春,刘英留学苏联,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1930年又转入国际无线电学校学习。而此时,已成为名副其实“红色教授”的张闻天,在担任共产国际执委会中国组委员、共产国际执委会中国分部编辑委员会委员的同时,兼任中山大学教员,成为留苏学生中的佼佼者。

在这里,张闻天与刘英相识了。刘英比张闻天小5岁,对这位学识渊博的“红色教授”充满仰慕之情。

1931年初张闻天回国,刘英也在1932年冬回到国内。张闻天作为临时中央政治局领导于1933年1月中旬来到中央苏区,刘英则在1933年6月进入中央苏区,担任少共中央宣传部部长、组织部部长。

由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师生关系,张闻天在得知刘英来到苏区后,给她打了一个电话,说:“尤克娜(刘英的俄文名字),今天我们要打你的‘土豪’。”

“打土豪”,其实就是请客。苏区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刚进入苏区的领导干部,要请客吃饭。原来,为了给新来的干部置备生活必需品,组织会发给他们一笔安置费,这笔费用在购置生活必需品后往往会有结余,于是结余的钱便成了请客的费用。

刘英接到张闻天的电话后,当天傍晚就带着钱来到张闻天的住所,又约上博古、潘汉年及少共中央的年轻干部,大家一路说说笑笑,步行10余里路来到县城,找了一家餐馆,叫了熬豆腐、红烧肉之类的饭菜,高高兴兴地饱餐了一顿。

也就是从这时起,张闻天和刘英的交往多了起来。张闻天对身材娇小的刘英很有好感,时不时就要到少共中央去坐一坐。而活泼的刘英总会向他请教一些问题,张闻天乐在其中。张闻天喜欢打乒乓球,时常叫刘英一起打。刘英有时候也会带着部下胡耀邦等人到张闻天那里“打土豪”,看看张闻天那里有没有好吃的东西,有时真会让她碰到巧克力之类的美食。刘英就会兴高采烈地把巧克力分给大家吃掉,张闻天看着她高兴的样子,心里也是甜滋滋的。

有一天傍晚,刘英又来向张闻天请教问题,在楼下没有见到张闻天的影子,刘英便走上楼来。当时正值盛夏,赣南的蚊子特别多,而张闻天坐在床边写东西,对此浑然不觉。刘英见状非常诧异,便问:

“你怎么不挂蚊帐?”

张闻天正聚精会神地写作,听到刘英的话吓了一跳,放下笔笑呵呵地说:

“我没有老婆嘛。”

“放帐子还要老婆?”刘英嗔怪说,但心里却有了一种异样的感觉……

红军二占遵义后,有天张闻天上街,迎面看到刘英正和邓小平、陆定一一起逛街,高兴地上前和他们打招呼,并邀请刘英到自己的住处聊一聊,刘英点头答应,欣然前往。当时张闻天与毛泽东住在同一幢房子,刘英以为毛泽东也在,到了那所宽敞的平房后,张闻天才告诉刘英,毛泽东到前线去了。

突然两个人单独在一起,刘英感到有些不好意思。张闻天立即动手,煮醪糟给刘英吃,此时正值早春,天气阴冷,一碗热腾腾的醪糟让两个人胃里、心里都暖洋洋的。见刘英吃得高兴,张闻天觉得时机已到,终于鼓起勇气,将心里话说了出来:

“刘英,我们都已经比较了解了,我们的关系是不是可以发展一步呀?”

刘英听后愣了一下,她低下头,过了好一会儿才小声且坚定地说:

“不行,我早有打算,5年之内不结婚。”

刘英虽然拒绝了张闻天,但爱情的种子早已在她心底播下,离开张闻天的住所,她回忆起与张闻天一起的点点滴滴,蓦然感到,张闻天在自己心中已经占据了重要地位,但她仍旧坚持不能在长征途中恋爱结婚,否则婚后怀孕生孩子,对行军不利。

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抵达陕甘苏区吴起镇,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结束。11月7日,张闻天带领中央机关抵达瓦窑堡。瓦窑堡,顾名思义,这里的房屋建筑为石窑洞、砖瓦窑洞。当时已到初冬,刚刚下过第一场冬雪,但窑洞里冬暖夏凉,没有一丝寒意。中央机关在瓦窑堡驻扎下来之后,张闻天悄悄对刘英说:

“这下子有家了,可以结婚了吧?”

刘英微笑着点点头。随后,组织分给他们一孔漂亮的窑洞,张闻天和刘英就在这里布置了自己的新家。而他们的“婚礼”,既没有请客,也没有举行任何仪式,两人情投意合,环境许可,两个铺盖卷搬到一起,就算正式结婚了。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玉、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