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北京,邓小平、胡耀邦常在一起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百业待兴,较快适应地方建设和经济工作的干部有很多提拔机会。胡耀邦在川北的工作引起了政务院总理周恩来的注意,遂于1952年7月提名,调胡耀邦进京到政务院建工部任职。
胡耀邦当月进京,恰好团中央书记冯文彬因事调离,需要接替。此事由刘少奇提名,在陈丕显、谭启龙和胡耀邦3人中,毛泽东圈定胡耀邦担任新的团中央书记。胡耀邦在当年的8月走马上任。
8月23日和30日,毛泽东两次主持会议讨论青年团工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和邓小平都参加了。原来,比胡耀邦稍晚几天,邓小平也从西南局离任,来到北京担任政务院副总理。
邓 小平在国家政治中的地位明显提高了,他还兼任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及财政部长。1954年2月,他第三次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一职,两个月后接替饶漱石任中 组部长。1955年4月,邓小平被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在1956年9月的中共八大上,邓小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从1954年起,共青团事务也归于 邓小平麾下。邓小平又一次成为胡耀邦的主要领导,而且总是放手让胡耀邦大胆工作,以简洁而有力的方式支持胡耀邦。胡耀邦主持团中央工作13年,举凡共青团 的代表大会,邓小平都作为中央领导人出席。还有许多团中央的重要活动,邓小平也参加了。这段时期,胡耀邦有时会到“养蜂夹道”的中央干部活动中心,和邓小 平一起打桥牌。他们打牌时都十分专注,不谈别的事务。
邓小平知道胡耀邦在陕西受委屈
1964年冬,胡耀邦担任陕西省委第一书记,轰轰烈烈地推进经济工作,纠正一些“左”的做法,陕西经济发展出现好势头。但他与西北局主要领导人发生了明显的分歧,遭受打击。1966年6月,胡耀邦返回北京,向中央书记处申述,要求分辨正误。他的申述直送总书记邓小平手里。
10月初,中央办公厅通知胡耀邦,西北局书记处和陕西省委书记处部分成员来北京开会,讨论第三个“五年计划”,中央书记处打算把他们请来,谈谈和胡耀邦的争论,请胡耀邦出席。
10月16日,胡耀邦带着准备好的材料走进中南海会议室,只见到邓小平一个人坐在那里,并没有陕西方面的人。
邓小平直言快语地对胡耀邦说,你们的争论摆下,不要谈了。你不要回陕西去了,休息一段时间,另行分配工作。
邓小平还告诉胡耀邦,中央已经决定,霍士廉将担任陕西省委书记。
胡耀邦向邓小平提出:“是否给我做一个结论?”
邓小平说,没有必要。
胡耀邦申辩说:“他们写的《省委第128次常委(扩大)会议纪要》已经发下去了,而且要在17级以上党员干部中肃清我的流毒呢。”
邓小平明确地说:“他们说的不算,中央没有给你做结论。”胡耀邦又提出,是否把总书记今天讲的这几点形成一个文件发下去?邓小平又答,没有必要。胡耀邦希望争辩个清楚的事情就此搁置,然而邓小平对这场争论两方面的看法心里一清二楚。
频道精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