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至暗时刻 苦心护党【3】

2018年07月17日08:08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至暗时刻,苦心护党

“叫花子与龙王比宝”

张国焘的张狂不只是因为他在党内的深厚资历,更来自他手中掌握的实力。

起初,张国焘并不了解红一方面军的规模。他派出与中央红军联络的先头部队,沿途贴了不少大幅标语“欢迎三十万中央红军”。“三十万”这个数字,看得中央红军自己都莫名其妙。

徐向前在回忆录中提到了这个标语,“三十万”是张国焘要写的,数字是他“推算”出来的。张国焘说:“中央红军是老大哥,比我们多五倍是肯定的。我在毛裕镇说这句话的时候,我们只有六万人,五倍是三十万,现在我们发展到了八万人,按五倍计算他们应该在四十万以上,我们只提三十万,已经留有余地了。”

徐向前认为这个口号影响到了后来两军的关系。他说:“会师后的事实证明,中央红军还不到两万来人,哪来的三十万嘛!我们的宣传打了自己的嘴巴,弄得四方面军指战员议论纷纷。”

张国焘如此为会师之前的红一方面军“虚张声势”,是何用意?恐怕只有他自己清楚。

即便不知道中央红军的全部人数,光看一眼两河口会师时的中央红军,张国焘就足有顾盼自雄的资本了。

中央红军自长征以来,一路恶战不断,此时早已是人困马乏。部队出发时八万多人,到懋功时还剩下一万余人,而且枪支弹药很少,衣着也不整齐,破破烂烂,五颜六色都有,就是领导干部也不成样子,穿的是用藏民的氆氇做的毛坎肩,披在身上像个破口袋。

反观8万多人的红四方面军,他们原来在物质条件较优的四川通南巴地区,部队离开根据地才一个多月,打的仗也不多,军容比较整齐。师以上的干部,每人有十几个背篓,里面装着腊肉、香肠之类的各种物资。

无论从服装、装备、给养、军容,到战士身体情况、精神状态,中央红军都远逊于四方面军。对于这种差别,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杨尚昆幽默地形容为“叫花子与龙王比宝”。

而张国焘,更是有意让这种差别显示得更明显。早在6月14日派出先头部队与中央红军接头时,张国焘就传下话来:“要拿出全套派头来,不要丢了自己的脸。”

等到他自己亲自来,更要好好显示一番。他的坐骑是雪白的高头大马,在队伍中异常醒目。十余个警卫人员也是一色骑兵,人高马大,迅捷如飞。

会师的气氛自然是亲切的,热烈的,但是在亲切和热烈之后,中央领导人们很快感觉到了,张国焘不像是一个赶来与同志会师的战友,而像是一个对穷亲戚炫耀财富的老爷。

这种情绪,连李德这位德国人都看出来了。他后来回忆道:“六月中旬,中央纵队到达两河口。张国焘,一个高大的,仪表堂堂的,四十岁左右的人,像主人对客人一样接待了我们。他显得很自负,看来已充分意识到了他在军事上的优势和行政上的权力。”

由于中央红军保持着搜索前行的阵型,大部队分散各处,并没有集中到会师地来,张国焘一时看不出中央红军的总数,他便寻机找中央的老熟人摸底。

热烈的庆祝会师大会后,张国焘首先找到了周恩来。

周恩来对张国焘印象不好。形象儒雅、风度翩翩的周恩来,最激烈的一次发火就是针对张国焘。

那是1927年南昌起义前夕,周恩来负责前敌委员会工作。起义工作一切就绪的时候,张国焘来了,一见面就亮出共产国际的尚方宝剑:“起义如有成功把握,可以举行,否则不可动;应该征得张发奎的同意,否则不可动。”

一听这话大家都急了。周恩来激动地说:“这个意思与中央派我来时的想法不吻合,如果我们此时不行动,我只有辞职!”他说话时动了怒,气得拍了桌子,那是周恩来一生中罕见地拍桌子。

几年后再见,一番寒暄之后,张国焘问,你们现在还有多少人?周恩来对张国焘此问有所警惕,没有直接回答,反问张国焘,红四方面军有多少人?张国焘说,十万。这个数字其实夸大了些,红四方面军实际人数在八万人左右。

于是,周恩来也虚报了中央红军的人数,但是中央红军的家底在那里摆着,没法太夸大,只能说:我们有三万人。

张国焘可能不相信这个数字,又去找朱德。

朱德与张国焘在南昌起义期间有过短暂的接触,了解不深,也没有戒备意识。他后来在自传中这样解释:张国焘这个人,在中央苏区的时候,一般的还不知道他究竟是怎么的人。有些老同志对他的印象都不好,但也没有谁说过他的坏话。因为他那时还是一个党的负责同志。也听说过他是一个“机会主义”,但到什么程度也不知道。

张国焘问:“你们还有多少人?”

朱德以实相告:“兵没有了,只剩下骨干了。全军总数也就1万多人。这1万多人许多都挂了彩,还有些生病,战斗力已经大不如前了。”

听到中央红军仅有1万多人,张国焘的脸色都变了。朱德这样回忆。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杨亚澜、常雪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