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解密:歷次黨代會會址選擇標准與舊址現狀

易春秋 鄭中偉
2012年12月05日08:2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作為上海市靜安區現存的52 處革命遺址之一,它從規劃、保護到重新開發, 有許多鮮為人知的細節。細心的人們路經延中綠地老成都路、延安路口時, 會發現延安中路高架路在這裡有個細微的轉彎。當年造高架時,有關部門考慮到“二大”在中國革命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因此,連延安高架道路建設時也特地為會址讓道。從展館的舊址模式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老成都路同期建造的石庫門建筑共有4 排,“二大”舊址位於深巷中的第2 排,現在卻成了沿街樓房。原來,為了保護“二大”原址,高架拆遷方案實施到“二大”原址所處的一排石庫門建筑時便戛然而止。1999 年,為配合延中綠地一期工程建設,靜安區動遷了這一地塊上的670 戶居民,並把這片保護性建筑保留下來。

中共三大會址房屋毀於1938 年10 月侵華日軍飛機對廣州的轟炸中。大會在當時廣州東山舉行,但會址究竟在東山哪個地方,史籍和檔案均無記載,一度成謎。其實,之所以選在東山召開,是因為當時這裡地處郊區,偏僻幽靜,周圍是荷池、魚塘、蕉林、菜地,人煙稀少,有利於保密。為了弄清確切會址,1972 年,廣州市紀念館、博物館革命委員會成立了以黎顯衡、汪杰等5 人組成的會址調查小組。10 月13 日,年逾七旬、尚健在的中共三大代表徐梅坤被請到了廣州,調查小組陪同徐老在東山步行尋訪了幾天,走遍了可能性較大的新河浦路、瓦窯街、恤孤院路、培正路等許多大街小巷,又和當地一些老居民進行多次座談,了解街道環境和房舍變遷情況。終於,大家認為,恤孤院路一帶的舊式建筑可能性較大。於是,他們又請徐老去實地考察,走到瓦窯街與恤孤院路交界西北處的逵園,隻見樓頂正面有“1922”的字樣,徐老精神一振——這幢洋樓隔著瓦窯街正對的就是會址,因會議期間,他天天看到這個“1922”(逵園),所以印象特別深刻,參會代表大多來自外省,都把它作為認路的路標。從這裡往南走到新河浦路22—26 號,便是在黨史上地位赫然的“春園”。后來,又找到了附近培正路13 號——毛澤東當時經常與譚延闿商談統一戰線工作的簡園。於是,這三座建筑(相距僅數百米)成為確定中共三大會址的座標地址被確認后,在廣東人民的呼吁下,修復、保護大會遺址的工作被擺上日程,各級領導對此都高度重視。在中央黨史研究室和國家文物局的指導下,廣東省和廣州市有關部門組織力量,從2006 年3 月份正式動工,經過100 多天的籌備、修繕和布展,中共三大遺址在建黨85 周年之際正式對公眾開放。

解放后,中共四大會議遺址的查找工作一波三折。從1958 年10 月到1961 年7 月, 上海革命歷史紀念館籌備處曾發函給武漢大學李達、江西省委黨校、中央文化部等多處,並到中央檔案館等單位查訪,又訪問了中央商業部財務司庄文恭、全總女工部部長楊之華等與中共四大有關的人物,主要查訪會議原址和出席代表,留下了10 多份書面調查或訪問資料,由於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會議遺址仍下落不明。許多當事人相繼去世,使遺址的查找更成為一個難題。鄭超麟是個關鍵人物(時任中宣部秘書, 四大召開時由大會秘書長彭述之指定其擔任記錄)。鄭在《鄭超麟回憶錄》中都回憶了“四大”的經過:“ 會場設在閘北廣東街背后鐵路邊上一幢三層樓的弄堂房子,外地來的代表住宿其中﹔他們睡在三樓,二樓開會,布置成課堂形式,以便代表們收起文件而拿出英文教科書之類。”1984 年,夏順奎接鄭超麟到虹口區進行實地辨認,由上海市虹口區地名志編輯組應雲龍、陸仁福陪同尋找當年的會址。按照鄭的回憶,他們一起從川公路進去,一直走到鐵路軌道邊,再沿著軌道往北走了不遠,在走到川公路與東寶興路之間的一段鐵路時停下來,鄭超麟指著鐵路軌道東邊的新工房(即今東寶興路254 弄28 支弄8 號處的新工房)說:“就在這個地方。現在新工房的地點,可能就是當年的‘四大’的會場所在地。”並說,當年會址北面還有一座教堂。應雲龍等人指著印度錫克教堂(經查,始建於20 世紀初期,俗稱印度廟),問他是不是這座教堂,他遙望北面的教堂房屋說,具體樣式記不清了,隻記得有一座教堂。鄭還興致勃勃地請夏順奎在現場給他拍照留念,又到多倫路10 號——應雲龍的住所座談了大約一個小時光景。在座談中,鄭說當年他除了負責會議的記錄外還擔任向導工作,曾多次帶領出席會議的同志前往會場。因此,對當時的地點、路線印象比較深。那時,他住在靜安寺附近,乘電車在四川北路橫浜橋下車,從川公路進去,走到會場。這幢房子的三樓作為代表的宿舍,二樓是會場,一樓客堂是空的。進出均走后門。每天會議結束后,除了代表們從原路回去以外,還有兩條路線可以分散走,這三條路線他都走過。會議閉幕后,鄭又多次到過這裡。經實地勘察,確認上海虹口區東寶興路254 弄28 支弄8 號處為“四大”會址遺址。由於原址房屋在抗戰中被日軍炸毀,虹口區於2006年在多倫路215 號建立起了“四大”史料陳列館。

(責編:孫琳、王新玲)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