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盤點:用鏡頭為抗日烽火瞬間定格的勇士們

(山西)孟 紅
2013年01月22日08:3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羅及之

羅及之,江蘇南通人,“七•七事變”前已是上海有名的攝影師。抗日戰爭爆發后,深愛祖國的羅及之毅然決然投奔到祖國的抗日救亡運動中來。

羅及之急於上前線,拍攝中國軍隊抗擊日本軍國主義者侵略的新聞紀錄。要上前線,需要有軍委會政訓處的証明, 不然,會被當作漢奸抓起來,搞不好還有可能會被槍斃。這樣,羅及之參加了當初還設在武漢楊森花園的中國電影制片廠。穿上軍裝的羅及之,恨不得生出三頭六臂,多拍一些中國軍隊打勝仗的鏡頭。可惜,那時大半個中國,都是前方戰士慘遭屠殺,后方百姓慘遭轟炸的悲愴場面。

但是,中國仍然不乏頑強不屈、驍勇善戰的部隊,這就是威武英勇的八路軍將士。1937年9月,羅及之在西北戰場採訪,時值八路軍在平型關打了大勝仗。他聞訊興奮不已, 即刻勇敢地奔赴戰斗的最前線,拍攝了八路軍向前挺進,克服平型關,一舉殲滅日軍1000余人,俘虜日軍將領,繳獲大批戰利品的鏡頭。同時,有幸拍攝到了聲名遠揚的朱德總司令的高大形象。從而,使世界上許多國家的人民,第一次在銀幕上目睹了傳說已久的中國紅軍總司令朱德的風採。

為了能盡早將這批珍貴的底片沖洗出來,羅及之不避風雨,不顧險阻,披星戴月,跋山涉水,騎上一匹快馬從西北前線直奔武漢,卻不慎中途墜馬負傷。當他到武漢時,竟被加以“擅赴共區”的罪名,險些受到處分,幸而八路軍的副總司令彭德懷正在武漢,又逢國共合作較好的時期,由彭德懷出面向有關方面周旋,羅及之才得幸免遭殃。

在影片剛做完后期工作、還沒有對外發行的一天晚上, 彭德懷帶了二十幾位指戰員,從武漢八路軍辦事處到楊森花園中國電影制片廠來看“毛片”。放映室隻為配音工作人員准備了不到10個座位,接待的人一下子傻了眼。正在手忙腳亂地找椅子尋板凳時,彭德懷伸手勸阻了他們。彭德懷帶頭席地而坐,並笑呵呵地對工作人員說:“就地取材,這樣, 不是很好嗎?”同來的八路軍指戰員也跟著紛紛坐在了地上觀看。

彭德懷對這部紀錄片非常滿意,當場對羅及之和其他工作人員表示了衷心的感謝,希望攝影師多上前線去,多拍新聞紀錄片。不久,彭德懷帶上制作成功的《八路軍平型關大捷》回到了西北前線。

隨后,這部新聞短片選入《抗日特輯》第二集,發行到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各地,並與《中國抗戰電影特輯》一起,又發行到巴黎、日內瓦、利物浦等地。利物浦的華僑看到《抗日特輯》中平型關戰斗大獲勝利時,還在當地掀起了支援中國抗戰的獻金運動。

《八路軍平型關大捷》傳播到海內外,用一個個在戰火紛飛中拍下的真實鏡頭,將這支傳奇式的隊伍,第一次在電影紀錄片中以真實的形象展現在全世界人們面前。全世界的眼光都聚焦到抗戰中國,聚焦到八路軍,聚焦到朱德總司令的身上。《八路軍平型關大捷》的公映,引起國內外極大的轟動,尤其是放映到俘虜了日本侵略軍官兵和繳獲了大批戰利品的部分時,觀眾無不報以經久不息的熱烈的掌聲。

羅及之拍攝的這部著名紀錄片,不僅在當時宣傳了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的中堅作用和希望之所在,鼓舞了抗日軍民的斗志,而且它還有著非同凡響的文獻價值。就憑這部紀錄片,羅及之也可稱得上是抗日戰爭的功臣之一。更何況在抗日戰爭期間,他在重慶還拍攝了《東亞之光》和《血濺櫻花》等頗受贊賞與歡迎的抗戰故事片。

(責編:孫琳、王新玲)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