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盤點:用鏡頭為抗日烽火瞬間定格的勇士們

(山西)孟 紅
2013年01月22日08:3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韓仲良

韓仲良,20世紀30年代末進入影壇,曾拍攝了十余部優秀的電影、戲曲作品。

1932年1月28日,日軍侵略上海,人們用不同的方式來表示對日本的仇恨。韓仲良卻一刀砍傷自己的手指頭,用血書寫了“抵制日貨”幾個大字,以表示他和日本帝國主義誓不兩立的決心與一顆赤誠的愛國心。

韓仲良的“大難不死”近乎神話一般。一次,他從印度拍新聞片回重慶途中,飛機撞毀在半山腰,他將攝影機保護在自己懷中,從半空中落下,人摔傷了卻幸存性命。另一次是他拍外景歸來時,所乘汽車與火車相撞,他又是緊抱攝影機,活著回來。

最引以為豪的是,韓仲良是中國惟一一位隻身遠赴日本去拍攝日本軍國主義者簽字投降儀式的歷史見証人。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之際,中國電影制片廠又派出攝影師韓仲良,前赴“米蘇裡”號軍艦,當場拍攝了日本向同盟國簽字投降的新聞紀錄片,為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記錄下了重要的瞬間。

9月2日,在“米蘇裡”號軍艦上,每個攝影師的位置都早期作了分配。美國出員120名,英國、蘇聯、加拿大都有6至8人。而作為中、美、蘇、英四強之一且代表四萬萬五千萬中國人的大國則僅有一位,那就是韓仲良。

韓仲良事先把外圍的景物拍好,將要用的器材都放在了准確的位置上。投降簽字儀式前后一共進行了22分鐘,韓仲良總共搶拍了6卷片子,700多英尺。他還注意到,當日本代表重光葵取筆簽字時,才發現自己的筆裡沒有了墨水,隻好臨時借用了美國代表的筆來簽字。

9月9日,韓仲良親自剪接的日本投降簽字儀式的新聞紀錄片,首先在重慶國泰大戲院和惟一電影院與觀眾見面。而且他的這個著名紀錄片還搶在了美國片子的前面,為此,他更加為中國人民的抗戰勝利以及自己這一拍攝行為的勝利而引以自豪。

在中國電影制片廠,人們用四個“最”字來形容韓仲良:最正直、最敢說話、最能吃苦、最賣力工作。他連續拍攝了《八千裡路雲和月》、《麗人行》、《三毛流浪記》等影片。他建國后攝影的《武訓傳》(上下集),其攝影技術和藝術成就相當顯著。

(責編:孫琳、王新玲)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